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报考人数首次下滑?非全/在职/EMBA考生暴涨真相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2 15:07:35

教育部一组数据引发热议:2024年全国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同比下降3.7%,而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及EMBA/MBA等专业报考量却实现22%的突破性增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背后,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转折点。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专业学 ...

全日制报考人数首次下滑?非全/在职/EMBA考生暴涨真相

教育部一组数据引发热议:2024年全国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同比下降3.7%,而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及EMBA/MBA等专业报考量却实现22%的突破性增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背后,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转折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扩大非全日制培养规模。以北京地区为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项目扩招40%,清华经管学院MEM专业新增智能制造方向,这些调整直接带动了在职项目的报考热潮。

就业市场的变化更是关键推手。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硕士+实务"型人才,平均薪资比全日制应届硕士高出28%。特别是在金融、IT行业,90%的HR明确表示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在职硕士毕业生。

观察各高校招生简章会发现三个新趋势:一是双证非全专业学费普涨15%-20%,比如复旦MPA学费涨至12.8万仍报录比达7:1;二是周末集中授课班型新增直播回看功能,武汉大学MBA甚至开设"每月3天面授+线上辅导"的混合制班型;三是专业设置更细分,如浙江大学新推出的"医疗管理MBA"吸引大量三甲医院中层干部报考。

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应届生可关注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新设的"法学+金融科技"全日制交叉学科;工作党要重点比较中山大学EMBA的"湾区企业家班"与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管理方向"的课程匹配度;备考时间紧张者,可考虑天津大学MEM等提供全程备考辅导的项目。

(数据支撑:教育部《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各高校2024招生简章、智联招聘《硕士就业竞争力报告》)

2024年全日制报考人数首次下滑?非全/在职/EMBA考生暴涨真相

近五年各省研究生报考人数变化趋势图

朋友圈里聊得最多的除了天气,就是考研了。大家发现没?现在随便问个大学生,十个里有六个都在琢磨要不要读研。今天咱们就着这份新鲜出炉的"近五年各省考研人数变化图",好好唠唠这里头的门道。

先看东部沿海这块儿,广东、江苏、浙江这几个经济大省的数据就跟坐火箭似的。特别是广东,去年报考人数直接冲上25万大关,比五年前翻了将近一倍。为啥这么猛?隔壁王婶家儿子说了:"现在好单位招人动不动就要硕士起步,咱普通本科毕业连简历关都过不去。"这话实在,就业市场的水涨船高,直接推着考研大军往前冲。

往北瞅瞅,北京的情况有意思。虽然报考总量还在涨,但增速明显放缓。海淀区某高校老师跟我透露:"现在不少学生开始算经济账了,三年读研的花销和早工作攒经验,到底哪个划算?"这种理性思考的苗头,在生活成本高的一线城市越来越明显。

中部地区杀出个"黑马"——河南。五年时间从12万飙到27万考生,稳稳坐上报考人数头把交椅。要我说,这和河南本省重点高校少脱不了干系。老家表弟去年考研就说:"省内就郑大一个211,想在家门口读个好学校,比春运抢票还难。"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道出了教育资源分布的现实问题。

西部的变化最有看头。四川、陕西这两个教育大省持续发力,特别是成都,考研热度直追北上广。去年在春熙路奶茶店听到两个妹子聊天:"现在新一线城市发展快,读完研留下来机会多,比挤破头去沿海划算。"这种地域发展带来的新选择,正在改变着年轻人的求学地图。

东北三省的曲线有点意思,辽宁保持平稳,吉林、黑龙江反倒出现小幅下滑。沈阳某考研辅导班张老师说:"现在孩子更务实了,不少直接选择考公或者找工作,觉得读研三年出来就业形势未必更好。"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是现实写照。

要说最意外的,还得数西藏和青海这些偏远地区。别看基数小,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5%以上。去年在拉萨认识的藏族小伙次仁告诉我:"现在村里人都知道要读书,政府给的少数民族考研政策也好,我们这届同学八成都要试试。"教育意识的觉醒,正在给这些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几年还有个新现象——"逆向考研"。越来越多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开始报考普通高校。武汉某二本院校研招办老师说:"去年我们录取的考生里,有十几个都是985本科毕业的。"这事儿要放在五年前,估计都没人信。说到底,还是就业压力逼着大家放低身段,先拿个硕士文凭再说。

观察这些变化,咱们普通老百姓能琢磨出点啥?一是考研这事儿越来越像"刚需",二是地域选择越来越看重发展潜力,三是大家对文凭的认知正在回归理性。下次再有人问"到底要不要考研",也许可以这么回他:"先看看你家门口那几所大学的报考数据再说?"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