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北京在职读国外硕士全攻略:非全硕士学费清单(含MBA/EMBA别上当秘诀)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3 12:43:07

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在北京边工作边读国外硕士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说清楚,重点讲讲在职人士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和别上当经验。一、北京高校合作项目学费现状目前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合作的国外硕士项目,学费集中在15-35万之间。注意这三个关键分水岭 ...

2025年北京在职读国外硕士全攻略:非全硕士学费清单(含MBA/EMBA别上当秘诀)

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在北京边工作边读国外硕士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说清楚,重点讲讲在职人士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和别上当经验。

一、北京高校合作项目学费现状

目前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合作的国外硕士项目,学费集中在15-35万之间。注意这三个关键分水岭:

1. 普通管理类(如MPA、MEM)多在15-20万

2. 热门商科(MBA/EMBA)普遍25万起步

3. 特殊项目(如带双认证的)可能突破35万

二、三类典型项目费用汇总

1. 同等学力申硕项目

首经贸大学+法国某校的金融硕士,全程18.8万(含论文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高校的法学硕士,23万包干价

2. 免联考MBA/EMBA

北师大-香港浸会MBA:26.8万(周末上课)

对外经贸-法国诺欧EMBA:34.9万(含两次海外研学)

3. 特色专业硕士

北航的中美大数据硕士:21.5万

央财的中外合作MPAcc:19.7万

三、五个避坑实战建议

1. 警惕"分期付款“套儿”":某校项目管理硕士首付5万后,后续每学期要交3万杂费

2. 确认认证状态:去年某校推出的"双证硕士"实际只有单证

3. 比较授课方式:疫情后部分院校仍保留线上考试,适合出差多的学员

4. 注意附加成本:某EMBA项目标价28万,实际需额外支付6万游学费用

5. 核实毕业难度:某中外合作项目去年毕业率仅67%,多数卡在论文环节

四、2025年最新趋势

1. 学费年涨幅约8%,建议早报名锁定价格

2. 新增人工智能、大健康等交叉学科

3. 部分院校开始要求英语面试(如北邮的ICT硕士)

亲情提示大家,选项目时要带着工资条看学费——建议选择不超过年薪2倍的项目。比如年薪20万的朋友,优先考虑25万以内的硕士课程更稳妥。

2025年北京在职读国外硕士全攻略:非全硕士学费清单(含MBA/EMBA避坑指南)

北京高校中外合作硕士项目最新招生简章汇总

一、招生动态:今年有啥新变化?

今年北京多所高校的中外合作硕士项目在招生政策上做了微调,主打一个“灵活实用”。比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项目,新增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课程直接对接法国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学费保持18万/年不变,但开放了线上预审通道,材料提交时间提前到10月中旬。

对外经贸大学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合作的MBA项目,取消了工作年限限制,应届本科生也能申请,不过英语要求更高了——雅思6.5或托福95分成了硬门槛。

北京邮电大学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今年扩招30%,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最热门,但明确要求本科阶段有相关竞赛或项目经历的同学优先。

二、热门项目推荐:哪些值得重点关注?

1. 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

别看名字高大上,其实特别适合想进国际组织或外交领域的同学。全程英文授课,第一年在清华学国际关系理论,第二年去美国搞政策实践,毕业后拿两校学位。今年招生30人,11月底截止报名,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公务员考试,建议提前准备好推荐信和英文个人陈述。

2. 中传-英国威斯敏斯特国际媒体商务硕士

传媒类王牌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和英国老牌传媒名校联手,课程覆盖短视频运营、跨文化传播等前沿内容。最大亮点是校企合作多——字节跳动、BBC等企业定期来校开工作坊,毕业生直接进大厂的概率超高。学费16.8万/年,比纯出国读省一半。

3. 北交大-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硕士

工科生的福音!全英文教学但配中文助教,对语言压力小的同学特别友好。项目侧重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方向,还能去悉尼科技大学实验室做课题。申请时不强制要求GRE,但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同学会加分。

三、申请“躲雷”秘诀:这些细节别忽略

1. 语言成绩要早考

别看某些项目写着“英语授课但可中文辅助”,实际面试全英文问答是常态。建议考个雅思6.0/托福80保底,特别是申请北航、对外经贸这类竞争激烈的学校。

2. 学费≠全部花费

比如北大燕京学堂的全球政策硕士,学费28万/年看着吓人,但其实包含出国交流的住宿补贴;反而有些项目标价低,但强制要求自费参加海外暑期学校,整体算下来更烧钱。

3. 关注课程落地情况

有的项目宣传“外教授课占比50%”,实际可能是线上录播课凑数。建议直接联系在读学长学姐,问清楚线下课比例、外教是否常驻这些细节。

四、时间节点提醒

第一批申请:清华、北大的合作项目多在10月开放,次年1月截止;

滚动招生:北邮、中传等项目采取“先到先审”,最晚可到明年4月;

补录机会:7月左右部分项目会因有人放弃录取而开放补申,勤刷官网别错过。

说一千,道一万附上各校招生办联系方式(记得打工作时间电话):

北航中法学院:010-8231XXXX

对外经贸国际商学院:010-6449XXXX

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010-6578XXXX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9月,具体以各校官网更新为准)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