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必看:在职人员免联考读研,MBA/MPAcc哪些专业不用考数学?
后台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想用同等学力申硕拿硕士学位,到底要考哪些科目?”“听说有些专业不考数学是真的吗?”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事儿,给准备在职读研的朋友吃颗定心丸。
先划重点:同等学力申硕确实是免联考入学,但结业后必须通过两个考试——五月统考和校考。五月统考全国统一,主要考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外语可以在英日俄德法中选,英语难度大概四级水平;学科综合就是专业课考试,这个要看具体专业。
重点来了!不同专业考试内容差别可大了:
1. 管理类(MBA/MPAcc/MEM):考管理学科综合,包含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不用单独考高数
2. 教育学类:考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全程不涉及数学
3. 法学类:考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文科生福音
4. 经济学类:要考西方经济学,会涉及微积分基础
5. 工科类(如计算机):可能需要考专业数学
我强调一点三类朋友:
① 数学基础薄弱的,建议选教育、法律、行政管理类专业
② 想快速拿证的,可以考虑只考外语不考综合的专业(如某些院校的英语专业)
③ 职场管理层适合报MBA/MPA,考试内容更侧重案例分析
备考诀窍分享:
外语备考要趁早,每天背20个专业词汇
专业课复习要抓近5年真题,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
校考难度看学校,建议提前联系在读学长要复习资料
去年带过的学员小王就是典型案例。这个32岁的银行主管选了某985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结果在宏观经济学考试栽了跟头。后来改报行政管理专业,去年五月两门考试都一次过。他的经验就一句话:“选对专业,事半功倍。”
对了给个实用建议:现在很多院校官网都能查到具体的考试科目要求,一定要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比如数学底子好的可以冲经济学,想轻松点的就选教育类。实在拿不准的,建议直接打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的电话咨询。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通过率高的专业有哪些
一、教育学类
教育学一直是申硕热门专业,通过率常年靠前。原因很简单: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比如教育管理学、课程设计等科目,很多题目以案例分析为主,即使非科班出身,也能结合日常教学经验作答。
另外,教育学综合考试的知识点相对固定,历年真题重复率较高。只要把重点章节(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吃透,拿分并不难。
二、工商管理(MBA)
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通过率优势在于考试科目少、题型规律性强。全国统考只考英语和学科综合(含管理学、战略管理等)。
尤其对于数学基础一般的人,MBA的数学部分难度远低于普研,主要考察初等数学和逻辑分析,比如利润计算、数据统计等实用题型。再加上管理学综合有大量背诵内容,只要肯花时间梳理框架,拿60分及格线并不吃力。
三、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专业适合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考生。它的优势是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公共政策分析、社会治理等科目,考题常围绕社会热点展开(如社区管理、垃圾分类政策),备考时可以结合自身工作积累素材。
公共管理的英语分数线通常比其他专业低3-5分,对英语薄弱的人来说更友好。
四、心理学
心理学申硕的通过率高,主要因为学科实用性突出。考试重点集中在基础理论(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应用方向(如心理咨询技巧)。题目中很少出现冷门概念,更多考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
举个例子,“如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员工激励问题?”这类题既考知识点,又允许自由发挥,容易写出高分答案。
五、法学
法学看似门槛高,但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难度远低于法考。重点明确、题型固定是它的特点。例如,宪法学、民法总论几乎每年必考,且简答题和论述题重复率高。
复习时建议以历年真题为纲,把常考的法条(如合同法52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重点标注,背诵效率会大幅提升。
六、新闻传播学
新传专业对跨考生非常友好。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写作能力为主,比如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科目。很多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更看重逻辑表达和观点创新。
例如“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传播特点”,完全可以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如社交媒体运营经验)来佐证观点,容易脱颖而出。
亲情提示一点:通过率高≠躺着就能过。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复习逻辑,比如教育学要抓案例,法学要背法条。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方向,备考时多研究真题规律,针对性补足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