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管理类联考毕业薪资出炉!MBA/EMBA/MEM真实收入大盘点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4 15:11:11

收到不少在职考研党的私信:老师,读个管理类联考专业到底值不值?MBA毕业真能年薪百万吗?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真实情况,我专门统计了3年带过的200+学员就业数据,用实际案例说话。先上结论:管理类联考各专业毕业起薪差距极大!重点看三个维度:1. 专业类别:MB ...

管理类联考毕业薪资出炉!MBA/EMBA/MEM真实收入大盘点

收到不少在职考研党的私信:"老师,读个管理类联考专业到底值不值?MBA毕业真能年薪百万吗?"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真实情况,我专门统计了3年带过的200+学员就业数据,用实际案例说话。

先上结论:管理类联考各专业毕业起薪差距极大!重点看三个维度:

1. 专业类别:MBA平均薪资最高的是金融方向(25-35万),MEM技术管理岗普遍18-28万,MPA公务员体系涨幅约30%

2. 院校层次:985院校毕业生比普通院校薪资高40%起步

3. 工作履历:有5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同学,读EMBA后跳槽涨幅可达50%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毕业的张同学,32岁制造业项目经理,读的武大MEM在职班。原先年薪18万,现在跳槽到新能源企业做技术总监,直接谈到32万+股权。但同样读MEM的小李,28岁无管理经验,目前薪资只从12万涨到15万。

别忘了三类人慎重报考:

1. 工作不满3年的职场新人(用人单位更看重经验)

2. 单纯为落户加分的企业职员(成本回收周期太长)

3. 想转行没资源的普通职员(管理类专业不等于万能跳板)

给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建议:

非全硕士要重点看院校的行业资源

同等学力申硕优先选有博士点的院校

免联考国际硕士一定查教育部涉外监管网

管理类联考提前面试能参加尽量参加

对了说句大实话:读研不是涨薪的保险箱,我见过最厉害的学员,读MBA期间就靠校友资源谈成两个项目,毕业时直接带着客户跳槽。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利用在校资源。

2024年管理类联考毕业薪资出炉!MBA/EMBA/MEM真实收入大盘点

管理类联考不同专业就业方向详解

MBA(工商管理硕士):万金油也有“细分赛道”

一提MBA,很多人觉得“哪儿都能用”,这话没错,但具体就业还得看细分方向。比如:

金融MBA:适合想进投行、证券、基金的人,北上广深机会多,起薪普遍20W+。

创业创新方向:如果自己打算开公司或进初创企业,这类课程会教你怎么写商业计划书、拉投资。

综合管理:适合传统行业晋升管理层,比如制造业、零售业的部门主管。

划重点:MBA校友资源很重要,选校时多关注行业导师和合作企业。

MPA(公共管理硕士):不只是考公务员

很多人冲着“考公”选MPA,其实它的就业面比想象中广: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政策研究、行政管理岗位是主流,尤其适合想走稳定路线的人。

NGO与国际组织:比如红十字会、环保机构,需要懂公共政策又擅长沟通的人才。

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大公司越来越重视公益项目,这类岗位既要有管理能力,还得懂政府打交道。

真实案例:某985院校MPA毕业生,现就职于某互联网大厂CSR部门,负责乡村振兴项目对接。

MEM(工程管理硕士):技术+管理的“双料人才”

如果你本科学的是工科,MEM能让你从“技术岗”跳到“管理岗”:

制造业:生产经理、项目经理,特别吃香,尤其是汽车、电子行业。

IT与互联网:不少MEM毕业生转行做产品经理或技术总监,薪资比纯技术岗高30%左右。

基建与房地产:工程咨询、成本控制岗位需求大,国企和央企尤其看重这类背景。

趋势:随着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会更抢手。

MPAcc(会计专硕):不止于“做账”

别以为会计就是天天对数字,MPAcc的出路其实很灵活: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税务咨询仍是热门,但工作强度大,适合年轻人拼几年。

企业财务岗:从基础的核算到财务分析、融资管理,晋升路径清晰。

金融行业:比如投行里的财务尽调岗位,或者基金公司的风控部门。

“防坑”秘诀:如果数学不好,慎选!MPAcc对数据分析能力要求真的高。

旅游管理(MTA):回暖中的“朝阳行业”

疫情后旅游业复苏,MTA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

文旅规划公司:帮景区做运营方案、设计旅游路线,适合有创意的人。

酒店管理集团:国际连锁酒店管培生项目,晋升快,但前期可能得从轮岗做起。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飞猪等企业的产品运营、市场推广岗位,偏爱有行业背景的毕业生。

冷知识:不少MTA毕业生跨界做会展策划,比如大型赛事、企业年会的组织。

图书情报(MLIS):低调但“真香”的专业

这个专业小众,但就业稳定性超高:

高校图书馆/档案馆:事业编制,工作压力小,适合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

企业知识管理:华为、腾讯等大厂设有知识管理部门,负责内部信息整合。

数据服务公司:比如做行业情报分析、竞争情报调研,起薪可能比想象中高。

现状:二三线城市岗位竞争小,一线城市对数据分析能力要求更高。

审计硕士(MAud):专业壁垒就是优势

审计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垂直:

会计师事务所:从审计助理做到合伙人,证书(CPA)是硬门槛。

企业内部审计:比如央企、上市公司的内审部门,压力比事务所小。

监管机构: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需要大量审计背景的公务员。

实话实说:出差多,适合能接受常年奔波的人,但资历越老越吃香。

选专业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想在哪个城市发展?” 比如金融选上海,互联网选深圳,文旅选昆明、杭州。

2. “我能接受的工作节奏?” 审计、MBA可能经常加班,MPA、MLIS相对轻松。

3. “未来5年行业会怎样?” 比如旅游业受经济波动影响大,会计审计则相对稳定。

亲情提示一句:别光看别人晒高薪,适合自己性格和资源的才是最好的。比如社恐的人硬挤进MBA社交圈,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