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职考研省钱攻略:非全/EMBA/MBA这些坑千万别踩
在广州上班还想读研?先听“上岸人”唠点实在的!好多街坊问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今天专门说说咱们广州本地的报考门道。别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这里头的水深着呢。
先说最现实的学费问题。中山大学MBA去年涨到31.8万,华南理工MEM也要16.5万起。不过别被高价吓退,像广外的MAud才6万,广大MPAcc不到8万。重点看准"双证"标识,有些机构把同等学力申硕包装成非全,那种毕业证可没有"非全日制"字样。
选专业要量体裁衣。做财务的首选MPAcc,工程口选MEM,体制内的重点看MPA。我强调一点:广工的MEM有提前面试,拿到优秀的话笔试过国家线就能录。去年白云区有个搞建筑的小老板,就是靠这个法子低分上岸的。
备考时间安排有讲究。珠江新城的白领们可以试试"地铁背书法",3号线通勤时背英语单词效果奇佳。天河智慧城那边有考研自习室,晚上7-10点开放,很多在职考生组团学习。去年有个宝妈在哺乳期考上了华师大的教育硕士,她就是把吸奶器放自习室冰箱,见缝插针复习。
特别注意三个新变化:一是广中医今年新增健康管理方向,二是暨南大学开始卡社保记录(要满2年),三是华南师范的非全教育学突然缩招。有中介忽悠"免联考硕士",千万要核实中留服认证,去年荔湾区就有人被野鸡大学坑了8万块。
要说最实在的建议就两条:第一认准研招网报名,第二提前联系导师。像广工的导师特别喜欢有项目经验的,你带着正在做的工程案例去面试,成功率能翻倍。去年番禺某电子厂主管,就是拿着新产品研发方案去见导师,笔试刚过线就被录取了。
广州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排行榜:MBA和MPA差多少?
第一梯队:中大、华工,学费差距最明显
要说广州高校里的“顶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肯定排前头。这两家的MBA和MPA学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中山大学MBA:岭南学院的全日制班都要20万起步,非全的管理学院项目更是直逼30万大关。反观中大的MPA,三年读下来总费用大概在9-10万左右,差不多是MBA的三分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MBA:非全项目标价26.8万,而华工的MPA学费就亲民多了,三年统共7.5-8万。这儿有个冷知识:华工MPA上课点除了五山校区,在番禺和珠海也有开班,适合不同区域的同学。
第二梯队:暨大、华师,性价比之选
预算有限的朋友可以重点看看这几家:
暨南大学MBA:非全学费21.8万,MPA只要6万。我强调一点,暨大MPA分政府管理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两个方向,选课的时候得琢磨清楚。
华南师范大学:MBA学费13.5万,MPA更划算,全程5.4万。华师MPA上课方式灵活,周末班和集中班任选,特别适合体制内朋友。
第三梯队:广外、广财,特色鲜明
外语和财经类院校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BA:16.8万的学费在语言类院校里不算低,但人家主打国际商务特色,全英授课班确实有竞争力。广外的MPA学费4.5万,可能是全市最低价。
广东财经大学:MBA学费10.8万,MPA只要4万。广财MPA的政府预算与绩效管理方向在省内独一份,想往财政口发展的值得考虑。
为什么MBA普遍比MPA贵?
1. 师资成本不同:MBA经常要请企业高管当客座教授,MPA更多是体制内专家,讲课费标准不一样
2. 附加服务差异:MBA项目常包办海外游学、名企参访,这些活动成本都得摊在学费里
3. 校友圈价值:商科校友普遍在企业担任要职,资源变现可能性大,公共管理领域的人脉转化相对隐性
4. 市场需求影响:企业中层读MBA多由公司报销学费,定价空间更大;MPA学员多数自费,学校不敢随便涨价
选专业要看长远
别看现在MBA学费高,要是你在外企或私企做管理,读完可能升职加薪快。MPA虽然起薪变化不大,但在体制内评职称、竞聘岗位时就是硬门槛。有个在街道办工作的朋友,读完MPA后顺利调到了区级部门,这种隐形收益没法用学费衡量。
对了说句实在的,选专业不能光比学费数字。得想清楚自己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是往商界冲刺还是想在体制内扎根,把学费摊到未来几年的职业回报里算笔总账,心里就有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