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开启,这五类人错过要再等一年
研招网刚放出消息,2024年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系统已经开放!作为“懂行的人”必须提醒大家,这可不是简单的流程提醒——根据往年经验,有5类考生特别容易在这个环节翻车,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和跨专业考生,稍不注意就要耽误整整一年时间。
先说说预报名必须知道的3个重点:
1. 时间节点要记牢:9月24日-27日每天9点到22点开放,千万别卡对了1小时提交,去年系统崩溃导致上千人错过
2. 证件照别随便拍:蓝底白底都可以,但必须露出耳朵眉毛,穿深色衣服,千万别用美颜证件照
3. 报考点选择有讲究:应届生选学校所在地,往届生要回户籍地或工作地(需社保证明)
重点提醒这五类考生特别注意:
第一类:工作党想转全日制
很多在职人员想通过读全日制换赛道,但报考时需要单位开具同意报考证明。建议先和单位沟通好,别等复试时才发现证明开不出来。
第二类:专升本应届生
专科毕业直接升本的同学要注意学籍验证,部分学校要求提供专科阶段成绩单,提前联系本科院校教务处准备材料。
第三类:改名换姓的考生
身份证信息和毕业证不一致的,赶紧去派出所开证明,现在网上确认都是机器审核,人工复核要等5个工作日。
第四类:报考特殊专业的
像医学、法律这些专业,记得检查执业证书编号,临床医学专硕必须填规培基地代码,填错直接失去考试资格。
第五类:要申请助学贷款的
贫困生提前准备三级贫困证明,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先交费后补贴,报名时就要确定是否申请绿色通道。
对了给大家支个招:报名完成后一定要导出报名信息表PDF,把学信网账号密码写在备忘录里。去年就有考生临考前发现账号被盗,急得直跳脚。记住,报名号比准考证还重要,千万别截图发朋友圈!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预报名就是给正式报名提前"占个座",主要是为了让应届生提前熟悉报名流程。不过要注意,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同样有效!如果你在预报名阶段已经填好信息、交完费且生成报名号了,正式报名就不用再重复操作了。别忘了二战的同学,部分省份是允许往届生预报名的,但具体要看当地考试院通知。
二、预报名时间到底怎么安排?
按照往年规律,预报名一般在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比如2024年考研大概率也是这个时间段。建议大家别卡对了一天报名,万一遇到系统卡顿或者信息有误,还能有时间调整。建议收藏这三个重要网站: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战场)
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
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官网
三、报名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
建议提前用记事本整理好这些信息:
1. 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建议分辨率300dpi)
2. 学生证/毕业证编号
3. 学信网账号密码(千万要记住!)
4. 个人近期免冠白底证件照(电子版)
5. 户籍或社保证明(异地考试需要)
别忘了:证件照别用自拍!要严格按照要求准备,否则可能影响现场确认。
四、报名信息填错了能改吗?
这里有个关键点:生成报名号之后,除了"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项不能改,其他信息都能修改。如果真填错了关键信息,只能取消当前报名,重新注册新账号再报一次。所以填信息时一定要仔细核对,尤其是这些容易出错的点:
学历证书编号(毕业证上的号码)
报考专业代码(别选成非全日制)
通讯地址(要保证明年6月前能收到快递)
五、考点选哪里最合适?
考点选择有讲究:
应届生直接选学校所在地
往届生看户籍或社保缴纳地
单独考试考生按招生单位要求
有个小窍门:热门城市的考点要拼手速,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等高校集中的城市,建议预报名开启当天就选好考点。
六、缴费遇到问题怎么办?
现在全国31个省份都实行网上缴费了,注意这些细节:
1. 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
2. 支付方式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
3. 缴费后记得截图保存凭证
如果遇到支付失败,先检查银行卡限额,或者换个浏览器试试。千万别重复缴费,系统一般会在48小时内自动退费。
七、学历校验不通过怎么办?
遇到学籍验证失败别慌,先自查这三点:
1. 毕业证书编号是否填成学位证编号
2. 毕业时间是否与证书一致
3. 学历类型是否选错(比如普通全日制选成成人教育)
如果自查没问题,赶紧联系学信网客服(010-67410388)或学校教务处。往届生注意:2002年前的学历需要做学历认证报告。
八、报名后还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生成报名号只是第一步,后续关键节点要记牢:
10月底网上确认(现在都是线上操作)
12月中旬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场路线(尤其异地考生)
建议设置手机备忘录提醒,别错过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