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非全硕士申请:同等学力申硕能转吗?附学费和申请流程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成都大学的同等学力申硕到底能不能转成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学历提升方式选择,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话不多说:成都大学目前没有官方文件明确允许同等学力申硕直接转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注意这两个关键时间节点:每年3月同等学力申硕注册和10月非全联考报名,其实可以这样操作:
1. 先完成同等学力申硕(拿结业证+学位证)
2. 再报考非全联考(需要参加12月统考)
3. 符合条件的课程可申请学分互认
以热门专业为例:
MBA学费8.6万/2.5年:同等学力阶段修的《管理学原理》等3门课可抵学分
MPAcc学费5万/3年:最多可抵2门专业课
MEM学费6万/3年:工程类课程可申请免修
特别注意三个"坑":
① 抵免学分不超过总学分30%
② 英语和政治课必须重考
③ 毕业论文要重新开题
建议这样做规划:
第一年:报同等学力申硕班(免试入学)
第二年:考过统考科目(英语+专业课)
第三年:同时准备非全联考(管理类联考相对简单)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需要重新交学费吗?
A:非全项目要全额缴费,但可申请分期
Q:毕业证会注明"非全"吗?
A:会,但和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Q:工作证明要开几年的?
A: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
亲情提示:今年新规要求申请抵免学分需提供课程大纲和考核记录,建议提前联系教务老师准备材料。现在报名还能赶上9月秋季班,需要最新招生简章的朋友可以留言"成都大学+专业"获取。
成都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申请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很多人一听“非全日制”,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含金量低?”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成都大学的非全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都要参加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毕业拿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学信网可查。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课时间——非全一般是周末或集中授课,方便上班族边工作边学习。说白了,就是给想提升自己但没法脱产的人开的“绿色通道”。
二、哪些专业能报?有没有热门推荐?
成都大学非全的专业覆盖面挺广,比如教育学、工商管理、计算机、工程类等。这两年比较火的是教育类和MBA(工商管理硕士)。比如在职教师想评职称,选教育学准没错;如果是企业里想往管理岗发展,MBA的实战课程会更实用。具体招生专业每年可能微调,建议直接去学校官网或打电话问招生办,别光看往年的信息。
三、报名需要啥条件?专科生能报吗?
学历要求分两类:
1. 普通专业:本科毕业就能报,不要求工作经验;专科毕业满2年也行,但部分专业可能会加试专业课(比如计算机、医学类)。
2. 管理类专硕(比如MBA):本科毕业需3年工作经验,专科要5年。
这里提醒一句:专科生完全可以报,但复试时可能需要多准备一些材料,比如工作成果证明,证明自己有能力跟上学习进度。
四、考试难不难?考哪些内容?
非全和全日制考同一张卷子!初试科目根据专业定:
教育学、工程类:考政治、英语、专业课;
MBA:考管理类联考(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二。
复试一般是专业课笔试+面试,有的专业会加实操测试。别被“全国统考”吓到,很多题其实偏基础,尤其是管理类联考,掌握技巧比死磕知识点更重要。建议提前半年刷真题,报个线上班效率更高。
五、学费贵不贵?能不能分期?
学费看专业,比如教育学一般2-3万全程,MBA可能6-8万。比起全日制确实高一些,但学校通常允许分学年交,经济压力小很多。另外,非全学生一般没有奖学金,不过有些单位会报销部分学费,入职前可以问问公司政策。
六、上课怎么安排?会不会和工作冲突?
成都大学非全的上课时间很灵活:
周末班:周六日上课,适合本地或周边城市的学生;
集中班:每月集中4-5天授课,适合经常出差或异地学生。
如果临时有急事,部分课程还支持请假看录播,但别频繁缺勤,小心挂科!
七、毕业论文字数要求高吗?会不会卡人?
论文和全日制标准一致,3万字左右,要求有实际应用价值。不过导师也理解非全学生时间紧,选题时会偏向结合工作实际,比如“某公司财务管理优化方案”“社区教育模式创新”这种,既能解决现实问题,又容易收集数据。只要定期和导师沟通,按时修改,通过率很高。
八、证书上会标“非全日制”吗?影响找工作吗?
毕业证上确实会注明“非全日制”,但国家早就明文规定:非全和全日制证书法律效力相同!公务员考试、国企招聘、职称评定全都认可。身边不少朋友靠非全学历跳槽涨薪,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力。
九、从报名到录取的流程是啥?
1. 9月底-10月:研招网报名,选“非全日制”;
2. 12月底:参加全国初试;
3. 次年3-4月:学校复试+体检;
4. 6月左右:收到录取通知书;
5. 9月入学。
千万别错过时间节点!尤其是报名和确认,每年都有人拖到说一千,道一万一天系统卡崩,急得跳脚。
十、找导师有啥讲究?
非全学生通常入学后再选导师,优先选研究方向和你工作领域相关的老师。比如你做教育行业,就选带教育经济、课程设计项目的导师,方便把工作案例带进论文。平时多主动联系导师,线上沟通也完全没问题,别怕麻烦人家。
其他划重点:
学校不提供宿舍,外地学生需要自己租房;
食堂、图书馆资源都和全日制共享,没事多去蹭蹭;
同学里可能有企业高管、行业前辈,多交流没准能扩大朋友圈子。
如果还有细节不清楚,直接打成都大学研招办电话(028-xxxxxxx),老师回复挺快的。记住:犹豫就会败北,早准备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