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双证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高吗?这些坑千万别踩!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1 13:07:47

老有同学问我:现在考研选双证全日制到底值不值?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先说重点:双证全日制研究生确实能拿学历证+学位证,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报!先说说啥叫双证全日制。简单说就是周一到周五上课,毕业拿两个红本本。和在职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课时间,像M ...

双证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高吗?这些坑千万别踩!

老有同学问我:"现在考研选双证全日制到底值不值?"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先说重点:双证全日制研究生确实能拿学历证+学位证,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报!

先说说啥叫双证全日制。简单说就是周一到周五上课,毕业拿两个红本本。和在职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课时间,像MBA、MEM这些专业,虽然也有全日制班,但大多数人都选的非全,毕竟要边工作边读书。

重点来了!适合报双证全日制的就三类人:

1. 应届毕业生:没工作压力,正好趁热打铁

2. 想转行的:比如学工科的想转金融,读个全日制MBA

3. 需要落户的:像上海对应届硕士落户有政策

但要注意这几个坑:

1. 学费圈套:金融硕士全日制可能比非全还贵,某985院校金融专硕全日制学费12.8万/2年

2. 年龄限制:28岁以上读全日制,毕业找工作可能被卡

3. 专业选择:工科类专业全日制更吃香,管理类反而非全更抢手

今年有个真实案例:我表弟计算机本科毕业,去年考上某211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今年秋招直接拿了35万年薪offer。但同期读全日制MPAcc的同学,找工作反而没非全的好找,你说奇怪不?

再说说备考窍门:

1. 数学基础差的别死磕学硕,专硕考数学三相对简单

2. 英语二比英语一容易,但想考985至少要75+

3. 复试千万别忽视,去年某985刷了笔试第一名,就因为面试表现差

亲情提示:2025年开始,部分院校要取消非全招生,像某财经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已经明确停招非全。想考双证的同学,现在就得开始准备,特别是英语和专业课,别等到报名才开始着急。

双证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高吗?这些坑千万别踩!

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哪个更好找工作?用人单位这样说

一、企业招人时,学历只是“敲门砖”

和几位做HR的朋友聊过,他们提到一个共同点:企业招人时,学历类型(全日制或非全)很少成为决定性方面。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主管直言:“除非岗位明确要求‘全日制’,否则我们更关注学校层次、专业匹配度和实际能力。”

比如,同样是985高校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在简历筛选中几乎不会被区别对待。但如果是普通高校的非全和名校全日制对比,企业大概率会倾向后者。说白了,学历的“含金量”首先取决于学校牌子,其次才是学习形式

二、非全的“隐形优势”被低估了

很多人觉得非全研究生边工作边读书,课程质量可能“打折扣”。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反而看重非全学生的工作经验。一位制造业的HR举了个例子:他们曾同时面试一名全日制硕士和一名有3年工作经验的非全硕士,两人专业相同。最终录用了后者,因为“他能直接上手项目,不用从头培养”。

尤其是技术类、管理类岗位,企业更在乎候选人能否快速解决问题。非全学生通常已经在本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上研究生阶段的系统学习,反而容易形成“理论+实践”的组合优势。

三、这些行业确实存在“偏见”

当然,也不是所有行业都一视同仁。比如:

国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确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尤其是应届生岗位。

金融、法律等传统行业:更倾向于认可全日制学历,认为非全“学术训练不够扎实”。

科研院所:基本只招全日制学生,注重实验室经历和学术成果。

不过这种“偏见”正在逐渐改变。教育部早就明确规定,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学历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些大型国企近年来也放开了非全学历的限制。

四、选全日制还是非全?关键看个人规划

如果你刚毕业,想进体制内或科研单位,优先选全日制。时间充裕,还能享受校内招聘资源。

如果你已经工作,想提升竞争力,非全更适合。既能保住收入,又能用工作经验弥补学历差异。

想转行或跨领域发展,建议选全日制。系统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更多。

说一千,道一万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朋友小王在二线城市做程序员,读了非全计算机硕士。毕业时凭借“5年工作经验+硕士学历”跳槽到一线大厂,薪资翻倍。用他的话说:“企业关心的是你能干什么,而不是你怎么读的书。”

所以,别被“全日制”或“非全”的标签困住。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最适合的路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