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读非全土木研究生值不值?这四类人闭眼报,就业路子比你想的野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1 16:19:45

刷到很多工程人都在问:现在考个非全土木研究生还有用吗?我表弟在工地干了5年施工员,去年咬牙报了某985的MEM土木方向,现在跟着导师做桥梁监测项目,上个月刚被甲方挖去当项目经理。今天就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一、三类人最适合读非全土木研1. 工地老油条转型必备 ...

读非全土木研究生值不值?这四类人闭眼报,就业路子比你想的野

刷到很多工程人都在问:"现在考个非全土木研究生还有用吗?"我表弟在工地干了5年施工员,去年咬牙报了某985的MEM土木方向,现在跟着导师做桥梁监测项目,上个月刚被甲方挖去当项目经理。今天就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

一、三类人最适合读非全土木研

1. 工地老油条转型必备:像中建三八局的项目经理一朋友,32岁读了个在职研,现在调岗到BIM中心,不用再天天泡工地

2. 设计院画图工翻身机会:我同学在设计院画了3年楼梯,读研期间跟导师做的装配式建筑课题,直接跳槽到万科当技术主管

3. 体制内工程岗晋升刚需:住建局的小王,评高级职称就差个硕士学历,去年拿证后工资涨了2档

二、五大实在好处你别不知道

1. 不用脱产就能拿双证:华科的非全土木周末上课,寒暑假集中实践,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模一样

2. 学费比MBA便宜一半:对比某校MBA 18.8万的学费,武大土木非全全程6万,还分3年交

3. 导师手里真有资源:我师弟的导师直接带他们团队接高速公路检测项目,毕业时人均手握3个offer

4. 评职称快人一步:中铁某局明确规定,硕士学历评高工缩短2年评审年限

5. 转行跳板实打实:认识个监理转行做智慧工地,就是靠研究生期间学的物联网技术

三、避坑诀窍要记牢

1. 认准"双证"别踩雷:一定要选毕业能拿学历证+学位证的,那些单证班都是坑

2. 上课方式要问清:建议选"周末班",比"集中班"更规律,中南大学就有直播回放

3. 研究方向看就业:结构工程适合设计院,岩土工程适合施工单位,智能建造方向吃香但竞争大

4. 别死磕985: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类"建筑老八校",行业认可度不比综合类名校差

四、2024年捡漏机会

今年新增7个招生点,云南大学首次开设在职土木硕士,前三年录取线都是国家线。重点看导师有没有横向课题,像郑州大学的王教授团队常年和中铁合作,毕业生直接进人才库。

说句实在话,现在工程行业卷得厉害,去年某央企校招门槛都提到硕士了。要是你在工地摸爬滚打三五年,读个非全研既能保住饭碗,又能打开新赛道,比干等升职强多了。

2024年读非全土木研究生值不值?这四类人闭眼报,就业路子比你想的野

非全日制土木研究生报考条件及学费一览

一、报考条件都有啥?

非全日制土木研究生属于专业硕士,报考条件和全日制基本一致,但细节上有些区别:

1.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有学位证)即可报考,不限制毕业年限。

专科毕业需满2年(从毕业到录取当年算),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提交工作证明或加试专业课。

如果是自考、成考等非全日制本科,只要学信网可查,也能报名。

2. 专业背景

大部分学校不强制要求本科必须是土木工程,但像结构工程、岩土工程这类细分方向,可能会优先录取相关专业考生。跨考的同学建议提前联系学校确认。

3. 工作证明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要求定向就业,报名时需要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录取后和学校、单位签三方协议。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忽略,千万注意!

4. 其他条件

年龄通常不限,但个别院校对40岁以上考生有额外审核。

身体健康,符合国家体检标准。

二、学费贵不贵?

学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土木类非全的学费跨度较大,主要分三档:

1. 985/211院校

比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学费一般在3万-5万/年,学制2.5-3年,总费用8万-15万。这类学校资源好,但竞争激烈,适合预算充足且有深造需求的同学。

2. 普通一本院校

像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费1.5万-3万/年,总费用4万-8万。性价比高,适合就近就读或想提升学历的职场人。

3. 地方性院校

部分二本院校的学费更低,比如1万左右/年,但教学资源和行业认可度可能稍弱,适合以拿证为主的考生。

其他费用:

教材费:1000-2000元/年

住宿费:非全一般不提供宿舍,需要自行解决

交通费:周末上课的话,异地考生要考虑通勤成本

省钱小技巧:

部分企业有教育补贴,提前和HR沟通;

有些学校提供分期缴费,压力会小很多。

三、报名到录取全流程

1. 选学校(3-6月)

先确定目标院校,重点关注招生简章里的“非全日制”说明,别光看名字,有的学校看似招非全,实际名额很少。

2. 备考(6-10月)

初试考政治、英语二、数学二/一,加一门专业课(比如结构力学)。专业课资料找学长学姐或学校官网,别乱买辅导书!

3. 报名(10月)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志愿,非全选“定向就业”,记得提前准备好单位盖章的证明。

4. 考试(12月底)

初试过线后,参加学校复试(笔试+面试)。非全复试淘汰率比全日制低,但别掉以轻心,专业课问题可能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

5. 录取(次年4-6月)

收到通知书后,按学校要求签协议、缴费,9月入学。

四、“上岸人”的大实话

1. 别光图便宜

有些学校学费低,但上课时间不灵活(比如一个月集中5天),上班族根本耗不起。报名前一定问清楚课表!

2. 导师很重要

非全导师通常项目多,资源丰富,主动沟通可能拿到参与实际工程的机会,对工作帮助很大。

3. 论文卡人最狠

非全毕业论文要求和全日制一样,选题最好结合自己工作内容,数据好收集,答辩也容易过。

4. 时间管理是关键

工作日上班+周末上课+晚上写作业,坚持三年不容易。建议拉个同学群互相督促,缺课太多可能影响毕业。

亲情提示一句:报考前一定要和单位确认是否支持,尤其是国企或事业单位。如果政策允许,读个非全研究生既能涨工资,还能评职称,确实挺划算!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