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研究生必须参加预报名吗?非全/在职/MPAcc考生“防坑”攻略
在考研咨询中发现,超过60%的考生都搞不清楚预报名规则。尤其是准备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总在纠结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参加预报名?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说清楚。
我明告诉你:全日制考生预报名不是强制要求,但强烈建议参加!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细细道来。
预报名的本质是给应届生开通的"绿色通道",开放时间通常在9月24日-27日。这期间填写的报名信息在正式报名时(10月5日-25日)仍然有效。但要注意这三点:
1. 往届生要看省份,像北京、四川等热门地区往届生不能预报名
2. 特殊专业如MBA、MPAcc等管理类专硕,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没有区别
3. 非全日制考生和全日制共用同一个报名系统,流程完全一致
重点来了!全日制考生为什么要抢预报名?主要是两个现实原因:
① 报考点需要"占坑",热门考点可能提前满额
② 留出修改时间,万一填错信息还有补救机会
去年就有考生小李,拖到正式报名说一千,道一万一天才发现学历验证没通过,结果错过修改时间,白白耽误一年。
不过有三类考生可以佛系对待预报名:
1. 报考本校本专业的应届生(考点肯定有位置)
2. 工作地在户籍地的往届生(可选考点多)
3. 报考偏远地区院校的考生(竞争压力小)
亲情提示大家:今年研招网系统升级后,新增了学历自动验证功能。建议所有考生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
✓ 学信网账号密码
✓ 毕业证/学位证编号(往届生)
✓ 近期白底证件照电子版(千万别用自拍!)
✓ 至少3个备选报考专业代码(防止专业调整)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有什么区别?
一、时间不一样:先占坑还是正式入场?
预报名通常安排在9月底(比如去年是9月24日-27日),相当于提前开的小灶。这时候主要是给应届本科生“练手”,熟悉报名系统操作,顺便抢考点位置。
正式报名则在10月份全月开放(去年是10月8日-25日),这时候所有考生都能参与,往届生、在职党也都得来这儿完成报名。
划重点:有些省份往届生也能蹭预报名!比如辽宁、四川等地往年就允许往届生提前填报,具体要看当年各省公告。
二、流程有啥不同?其实是一回事!
很多人以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是两套系统,其实完全搞错了!预报名的信息会直接同步到正式报名阶段。说白了,预报名就是提前填表,正式报名期间还能修改信息。
举个栗子?:小明9月预报名时选了A大学,10月正式报名时想改B大学,直接在系统里修改志愿就行,不用重新注册账号。
三、这两类人要特别注意
1. 应届生:强烈建议参加预报名!尤其学校在热门城市的(比如北京、上海),早点占考点能避免被分配到偏远考场。去年就有同学拖到正式报名,结果只能去郊区考试。
2. 往届生:大部分地区往年只能在正式报名时选考点,但具体要看户籍或社保要求。比如在北京考试的非应届生,得有连续6个月社保记录。
四、关键操作别马虎
生成报名号才算报名成功,记得截屏保存
网上缴费成功才是真·占位(部分地区现场确认时缴费)
学历学籍校验24小时内出结果,没通过赶紧查学信网信息
五、常见问题答疑
Q:预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
A:10月正式报名期间随便改,但一旦生成报名号并缴费后,想换报考点就得取消原报名重新申请。
Q:往届生能参加预报名吗?
A:看省份!比如天津、湖北等地往年允许往届生预报名,建议提前关注研招网通知。
Q:照片什么时候上传?
A:大部分省份在11月现场/网上确认时提交,别急着传!
特别注意
1. 就算预报名成功了,10月正式报名期间也一定要再登录系统检查一遍,尤其手机号、地址这些容易填错的信息。
2. 选考点要手速快!热门考点像大学城附近的,开放两小时就可能满员。
3. 提前准备好学信网账号密码,别等报名时才发现忘记密码耽误事。
现在你对考研报名的门道是不是清楚多了?赶紧收藏好这份攻略,等到报名季直接按步骤操作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