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职非全考研必看:MBA/EMBA报考“躲坑”诀窍,附学费清单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4 11:54:53

后台收到几十条咨询:老师,我工作五年想读个在职研究生,但听说有的学校会突然停招?非全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选哪个好?说好的免联考MBA,结果报名后还要考试?今天专门整理了一份保姆级报考攻略,把你们最关心的9个问题说透。先说三个关键时间节点:1. 202 ...

在职非全考研必看:MBA/EMBA报考“躲坑”诀窍,附学费清单

后台收到几十条咨询:"老师,我工作五年想读个在职研究生,但听说有的学校会突然停招?""非全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选哪个好?""说好的免联考MBA,结果报名后还要考试?"今天专门整理了一份保姆级报考攻略,把你们最关心的9个问题说透。

先说三个关键时间节点:

1. 2024年9月预报名前,有3所985院校的非全专业可能缩招(具体名单在文末)

2. 2025年起,部分专业的论文查重要求将提至15%以下

3. 今年新增7所院校接受专科生报考MEM专业

关于报考误区:

千万别信"全程网课“抱过”"的宣传,去年就有考生被某机构坑了8万。正规的在职研究生项目必须通过学信网备案,上课方式分三种:周末班(每周1-2天)、集中班(每月4天连上)、寒暑假班(教师岗居多)。像北大光华MBA、清华MEM这些热门专业,去年线下课出勤率要求提高到70%。

热门专业报考难度排行(从易到难):

MPAcc>MAud>MLIS>MPA>MEM>MTA>MBA>EMBA

注意:中国政法大学的MPA今年新增司法方向,适合公检法系统的考生;而中山大学MLIS突然取消非全招生,备考的同学要及时调整。

学费方面要特别注意:

• 武汉大学EMBA从28.8万涨到32.8万

• 北师大心理学专硕推出分期付款政策

• 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突然要求预缴3万占位费

建议优先选择有明确学费公示的院校,警惕"先低价后加价"的套路。

备考建议:

1. 工作满3年再报考更划算(可申请个税抵扣)

2. 提前联系导师的黄金时间是每年6-8月

3. 英语弱的重点准备管理类联考(国家线去年是82分)

4. 复试时要准备近三年的工作成果证明

对了附上报考资料包:

回复关键词"2024非全"获取:

①最新保留非全招生的985院校名单

②各专业历年真题及明细

③教育部公示的183个正规招生点

④各院校招生办联系方式(实测有效)

2024年在职非全考研必看:MBA/EMBA报考避坑指南,附学费清单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低的真相,这三点最容易踩坑

1. 单位招聘卡门槛,直接筛掉一批人

现在很多单位招聘公告里白纸黑字写着“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尤其是国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这条硬杠杠直接把非全挡在门外。去年有个朋友考了某985高校的非全管理硕士,结果投简历时系统自动过滤非全学历,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社会对非全的认知还没完全转变——很多人还停留在“在职研究生=花钱买证”的老观念里。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不少省市已经出台政策,要求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得歧视非全学历,关键得看具体执行到不到位。

2. 教学资源分配有落差,体验天差地别

同一个学校的全日制和非全项目,实际待遇可能差得离谱。比如某重点大学的新传专业,全日制学生能进演播室做实践课,导师带着跑新闻现场;非全的周末班只能在老校区上课,连图书馆借书权限都有限制。更扎心的是,有些导师带十几个非全学生,根本顾不过来。不是说非全教学质量一定差,但确实存在部分院校把非全当创收项目,课程设置注水, 实操部分凑数的情况。

3. 学习模式两头不靠岸,容易半途而废

边工作边读书听起来美好,实操起来全是坑。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熬夜赶论文,周末还要跨城上课,这种状态坚持两三年真不是谁都扛得住。认识个姑娘读非全教育硕士,上学期因为项目出差错过三次课,直接被警告取消考试资格。更现实的是,很多单位听说员工在读非全,不但不给支持,反而觉得影响工作。没有系统的学习环境,缺乏同学间的互助氛围,全靠自己死磕,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当然,非全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想系统提升专业知识、评职称涨工资、或者转行需要敲门砖的人来说,它依然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关键是得擦亮眼睛:选双证齐全的统招项目,打听清楚授课方式和师资配备,提前和单位沟通好政策。千万别信““抱过””“不用上课”的虚假宣传,那些给钱就发证的野鸡项目,才是拉低非全口碑的罪魁祸首。

说到底,学历的含金量从来不是单靠一纸证书决定的。有人读非全混日子,也有人抓住机会扩大朋友圈子、提升能力。要不要选择这条路,得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能不能扛住压力坚持下去。毕竟,真正的竞争力,永远来自你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证书上的某个字样。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