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考研必看: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区别大全,附MBA/EMBA/MEM报考“躲雷”攻略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5 11:38:53

考研选全日制还是非全?在职读研到底有没有用?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唠明白,顺便说说MBA、EMBA这些热门专业怎么选不踩雷。先划重点: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脱产上课,周一到周五住校学习,适合应届生和能全职读书的;非全研究生周末或寒暑假上课,保留工作同时拿双证;而在职 ...

考研必看: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区别大全,附MBA/EMBA/MEM报考“躲雷”攻略

考研选全日制还是非全?在职读研到底有没有用?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唠明白,顺便说说MBA、EMBA这些热门专业怎么选不踩雷。

先划重点: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脱产上课,周一到周五住校学习,适合应届生和能全职读书的;非全研究生周末或寒暑假上课,保留工作同时拿双证;而在职研究生一般指单证同等学力申硕,还有免联考的中外合作项目。

具体区别看这张对比表:

1. 上课时间:全日制>非全>在职

2. 证书含金量:全日制=非全(双证)>在职(单证)

3. 学费差距:MBA/EMBA最贵(8-60万),MEM/MPA次之(5-15万),MPAcc相对便宜(3-10万)

4. 适合人群:应届生首选全日制,职场老司机建议非全,35+管理层可考虑EMBA

别忘了:2024年起很多985院校停招部分非全专业,比如北大的软件工程硕士、人大的部分管理类专业都改全日制了。报考前一定要查最新招生简章,别白复习!

关于热门专业选择:

MBA适合想转管理岗的职场新人

EMBA适合企业高管扩大朋友圈子

MEM最适合工程师转型管理

MPA是公务员晋升利器

MPAcc财会人员必看

每个专业都有提前面试,像清华MEM提前面试通过率只有18%,一定要提前准备项目案例。

常见误区辟谣:

1. 非全学历国家不认?错!毕业证+学位证都写"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相同

2. 免联考=花钱买证?不全对!正规中外合作项目需教育部备案,野鸡大学除外

3. 同等学力申硕没用?对国企评职称有帮助,但私企更看重双证

报考建议: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1. 能不能保证周末上课(很多院校要求80%出勤率)

2. 愿不愿意花2-3年晚上写作业(非全作业量是真的大)

3. 有没有10-15万预算(一线城市名校非全学费普遍超10万)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去年张工(32岁,项目经理)同时拿到武大MEM非全和某机构免联考MBAoffer,最终选择武大。虽然学费贵5万,但去年升职时全日制硕士加的分,比单证多加了2分竞聘分。

下篇预告:《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在职读研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2024考研必看: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区别大全,附MBA/EMBA/MEM报考避坑指南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在职读研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很多人一听“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学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就觉得这文凭能“横着走”。但现实是,政策背书和实际求职之间还存在一道隐形门槛。比如,某国企招聘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优先”,私企HR私下也会嘀咕:“非全是不是工作没时间上课?”

说白了,非全的含金量要看行业和岗位。技术岗更看重能力,学历形式影响小;体制内或传统行业,全日制仍是“硬通货”。建议在职考研前,先打听目标行业的潜规则,别盲目跟风。

二、“混文凭”时代早就过去了,毕不了业的大有人在

非全日制研究生早就不是“交钱拿证”的年代了。现在和全日制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毕业论文查重率卡到10%以下。某高校教授透露:“去年非全学员的延毕率超过25%,有人考了三年英语还没过线。”

在职读研最难的不是考试,而是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白天开会、晚上写论文、周末赶课是常态。如果只是想“水”个学历,趁早打消念头——现在高校抓得严,毕不了业反而浪费钱和时间。

三、别光看学费,隐性成本才是大头

表面看,非全学费比全日制高(比如某985金融专硕非全12万/年,全日制8万/年),但真正的坑在“隐形支出”:

时间成本:周末上课意味着两年没双休,异地读研还要算上交通住宿;

机会成本:晋升关键期请假备考,可能错过升职机会;

社交成本:同学多是应届生,职场人难融入圈子积累资源。

“老江湖”建议:选本地高校、挑实践性强的专业(如MBA、工程管理),把学历直接转化成工作技能,才能让投入“回本”。

亲情提示一句:如果现在的工作不需要硕士学历也能晋升,不如把钱花在学行业证书或技能培训上。学历是敲门砖,但砖头太重,小心砸了自己的脚。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