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2025考研必看!全日制预报名时间公布,这8类专业考生要提前准备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5 12:59:40

各位考研er注意啦!2025年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终于敲定,9月24日-27日每天9点至22点开放系统。一姐妹今天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操作最省心,特别是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专硕(MPAcc)、工程管理硕士(MEM)、审计硕士(M ...

2025考研必看!全日制预报名时间公布,这8类专业考生要提前准备

各位考研er注意啦!2025年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时间终于敲定,9月24日-27日每天9点至22点开放系统。一姐妹今天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操作最省心,特别是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专硕(MPAcc)、工程管理硕士(MEM)、审计硕士(MAud)、图书情报硕士(MLIS)、旅游管理硕士(MTA)、法律硕士(非法学)这8个专业的同学,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先说几个容易踩坑的点:第一,往届生也能参加预报名,今年新增了天津、河北等7个省份允许往届生提前报;第二,证件照别随便拍,要白底免冠照,后期准考证、录取通知书都用这张;第三,报考点选错了没法改,建议提前查好考点位置。去年我有个学生就吃了这个亏,说一千,道一万考试要跨省。

报名流程记住这四步:①注册学信网账号(已注册的直接登录)→②填写考生信息(学历验证码要收好)→③填写报考信息(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别选错)→④生成报名号后网上缴费。我强调一点报考管理类联考(MBA/MPA等)的同学,工作年限要算到录取当年9月,比如本科毕业满3年是指2022年9月前毕业的。

材料准备要趁早,身份证快过期的现在就去换新,往届生要准备好毕业证编号。二战考生注意学籍验证,如果显示"校验未通过",赶紧联系毕业院校。今年新规定要求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建议大家穿深色衣服,在光线好的地方拍。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Q:预报名成功还要正式报名吗?A:不用,缴费成功即可。Q:能修改信息吗?A:除了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其他信息正式报名期间都能改。Q:非全和全日制能同时报吗?A:不行,系统只能选一个报考类型。

一同事建议:9月24日早上别急着抢报,容易卡系统。可以中午错峰操作,记得保存好报名号截图。报考管理类联考的同学要多留意目标院校的提前面试安排,像清华MBA、北大MPA这些热门项目,现在就该准备申请材料了。

2025考研必看!全日制预报名时间公布,这8类专业考生要提前准备

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与正式报名有什么区别?

每年一到考研季,不少打算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都会被这两个词绕晕。其实搞懂它们的区别,能少走很多弯路。下面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一聊。

一、时间不同:别错过关键节点

预报名:一般在每年9月下旬开放,持续4天左右(比如2023年是9月24日-27日)。

正式报名:通常在10月中旬开始,持续约20天(如2023年10月8日-25日)。

说白了:预报名是提前“占坑”,正式报名是“最终确认”。如果预报名信息没问题,正式报名时可以直接用,不用重复填。

二、对象不同:谁能报?谁不能报?

预报名:最初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但近几年部分省份允许往届生参与(比如北京、河北)。

正式报名所有考生都能报,包括应届生、往届生、在职人员等。

举个栗子

小张是2024年毕业的本科生,9月预报名就能直接填信息;而工作三年的李姐如果想报名,得先看当地政策是否允许往届生预报名,否则得等10月正式开放。

三、流程区别:操作上有啥讲究?

1. 预报名

主要用来熟悉报名系统,防止正式报名时手忙脚乱。

生成报名号并完成缴费后,报名即生效(个别省份要求正式报名再缴费)。

2. 正式报名

开放时间更长,方便考生调整信息。

如果预报名填错了,这时候还能修改“报考院校、专业”等关键信息。

注意:报名号一旦生成,千万存好!后续现场确认、考试、查分都得用它。

四、资格验证:材料要求一样吗?

预报名正式报名的材料要求完全一致,包括身份证、学历证明、工作证明(部分专业需要)等。

往届生如果选择异地报考,可能需要提前准备社保记录或居住证,这一点在预报名时就要确认清楚。

五、为什么分两次报名?

1. 分流压力:避免大量考生挤在10月集中报名,导致系统崩溃。

2. 试错机会:给第一次接触系统的同学留出“练习”时间,减少填错概率。

3. 政策缓冲:部分院校会在预报名期间调整招生简章,考生有机会及时调整目标。

六、常见误区答疑

1. “预报名成功了,正式报名还要再报一次吗?”

不用!只要信息无误,预报名直接生效。

2. “往届生能参加预报名吗?”

看省份!比如广东、重庆支持,湖北、四川则可能限制,建议提前查当地公告。

3. “预报名没交费,算成功吗?”

不算!必须完成缴费才算报名成功,否则需要正式报名时重新填报。

七、注意事项

1. 信息核对三遍:尤其是身份证号、手机号、报考点,填错可能无法考试。

2. 保留凭证:报名成功后截图保存信息,包括报名号、缴费记录等。

3. 截止时间:别卡点提交!对了一天系统可能拥堵,建议提前1-2天操作。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你理清头绪。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建议直接咨询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毕竟政策每年可能有细微调整。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