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甘肃在职考研“躲雷”攻略:非全、同等学力申硕、MBA哪个最吃香?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5 14:50:52

甘肃在职考研“躲雷”攻略:非全、同等学力申硕、MBA哪个最吃香?

甘肃在职读研想选对专业,得先摸清本地就业市场的门道。今天就给童鞋们儿掰扯掰扯,咱们甘肃人在职考研选专业的四大黄金法则,手把手教你挑到"钱途"最好的专业。

第一梯队必须看管理类联考专业:

1. MBA: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MBA班,每年都被本地企业中层抢破头。学费6-10万,周末上课还能攒人脉,特别适合银行、国企的年轻干部。

2. MEM:别小瞧这个工程管理硕士,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的技术骨干都在悄悄读。专业课涉及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实操性比普通工科硕士强得多。

3. MPA: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隐形加分项!省考面试时,有公共管理硕士背景的考生,在政策分析题上能甩开对手两条街。

第二梯队关注特色专业:

旅游管理(MTA)今年突然爆火,敦煌文旅集团今年校招明确标注"硕士优先"。兰州文理学院的MTA班,实习直接对接莫高窟、丹霞景区项目。

会计硕士(MPAcc)在甘肃有个隐藏优势——省内会计师事务所给持证硕士的底薪比本科多2000起步,兰州财经大学的非全班通过率最高。

第三类要说说特殊通道:

同等学力申硕最适合教师群体,西北师大的教育学硕士班,寒假集中授课+线上论文指导,特别适合中学老师评职称。免联考项目要擦亮眼,认准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可查的院校,像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1.5年制硕士,疫情期间很多甘肃考生在家就拿了文凭。

对了给个实在建议:在兰州的选周末班,地州的优先考虑寒暑假集中授课。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的农业硕士和交通工程硕士,虽然冷门但竞争小,省属国企招聘时经常定向要人。

甘肃在职考研避坑指南:非全、同等学力申硕、MBA哪个最吃香?

甘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一般多少钱?

一、甘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大致范围

甘肃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整体比东部省份低一些,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差异挺大。

普通专业:比如教育类、文学类,每年学费一般在 8000元-1.5万元,全程总费用约 2.5万-4.5万元

热门专业:像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这类,学费会高一些。比如兰州大学的非全MBA,全程学费大约 6万-8万元;省内其他高校的同类型专业,普遍在 4万-6万元

工科类:比如计算机、工程管理,学费介于前两者之间,全程 3万-5万元 比较常见。

注意:部分高校会分省内生源和省外生源定价,本地户籍或工作的人可能享受更低学费,建议直接咨询学校招生办。

二、影响学费的几个方面

为啥同一个省,学费能差出好几万?主要和这几个方面挂钩:

1. 学校层次:985/211高校(如兰州大学)的学费普遍高于普通本科院校。

2. 专业性质:管理类、艺术类培养成本高,学费自然上浮;文科基础学科相对便宜。

3. 学制长短: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读2.5-3年,学制越长,总学费越高。

4. 地区补贴:甘肃部分高校会联合当地企业或政府推出定向培养计划,符合条件的学员可减免部分学费。

三、甘肃主要高校学费参考

这里列几所热门院校的常见专业学费(数据参考2023年招生简章,实际以最新公告为准):

兰州大学

MBA:约8万元/全程

教育硕士:约3.6万元/全程

工程管理:约4.5万元/全程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类:约2.8万元/全程

应用心理:约3.2万元/全程

兰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约3万元/全程

土木工程:约3.5万元/全程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约2.8万元/全程

会计专硕(MPAcc):约4万元/全程

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管理:约2.4万元/全程

四、除了学费,还要准备哪些钱?

别光盯着学费,这些开销也得算进去:

教材资料费:每年500-1000元,部分专业需要自费购买软件或器材。

住宿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安排宿舍,异地学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

交通费:周末或集中授课的话,跨市通勤的成本得考虑。

论文答辩费:大约2000-5000元,各校标准不同。

划重点:部分单位有学历补贴政策,可以提前向人事部门咨询;甘肃个别地市对在职攻读硕士的人员提供一次性奖励,比如张掖、酒泉等地有过相关政策。

五、怎么选更划算?

1. 明确需求:如果为了升职加薪,优先选省内认可度高的学校;如果单纯拿学历,可以考虑性价比更高的普通院校。

2. 对比性价比:别盲目追名校,比如同样读教育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的性价比可能比省外普通985更高。

3. 关注政策:部分高校对贫困地区考生、基层工作者有学费减免,多留意招生简章里的“备注”条款。

4. 分期付款:大多数学校支持按学年缴费,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亲情提示一句:报名前一定要通过学校官网、招生办电话等正规渠道核实费用,警惕中介机构的““抱过”班”“低价费”“套儿”!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