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同等学力申硕全攻略:在职人员零门槛读研,免联考拿证要求详解
一姐妹跑来问我:"大专毕业六年能直接读研吗?"我直接给他推荐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这个项目确实是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捷径,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说说具体要求。
一、硬性条件三件套
1. 学历要求:大专就能报研修班!不过要拿硕士学位的话,必须本科毕业且有学士学位满三年。比如2019年毕业的本科生,今年正好符合条件。
2. 工作经验:管理类专业像MBA、MEM这些,建议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特别是EMBA,最好带过团队。
3. 年龄限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往年录取情况看,40岁以下的通过率更高。
二、报名材料清单
要准备的材料就五样:
①身份证正反复印件
②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学信网认证
③两寸蓝底证件照(建议穿正装)
④单位工作证明(盖公章)
⑤手写签字报名表
特别注意:专科生报名研修班时,要同时提交继续教育证明,比如培训证书、职称证书都可以。
三、费用说明
整个流程下来大概3-5万,比全日制便宜一半。学费分两次交:研修班入学交60%,申硕考试前交40%。我强调一点:重修要额外收费,公共课每学分800,专业课1200。
四、“躲雷”门道
1. 今年新增材料预审环节,建议提前3个月准备
2. 跨专业报考要补修2门本科课程
3. 外地学员注意:线下面授每月集中4天,建议长三角地区考生报考
4. 英语四级没过的建议选考日语或俄语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这个项目特别适合工作稳定又想提升学历的上班族。不用辞职脱产,周末上课就能拿国家认可的学位证。不过要注意,虽然是免试入学,但后期申硕考试全国统考,英语难度在四级到六级之间,还是要下点功夫的。
上海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常见问题汇总
上海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主要看专业。比如管理类专业(像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一般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或者大专毕业满5年。非管理类专业(比如机械工程、计算机),本科或大专毕业就能报,部分专业可能对工作经验有额外要求。这里提醒大家,报名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查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专业的具体要求,别光听别人说。
二、什么时候报名?考试考什么?
报名时间全国统一,每年10月份在“研招网”填志愿,12月底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分两块:初试和复试。初试考英语、政治、专业课(管理类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复试由学校自己组织,包括面试和专业课笔试。很多人担心英语难,其实在职考研英语难度比四级稍高,重点抓阅读和写作,平时多刷真题就行。
三、上课时间怎么安排?会影响工作吗?
上海理工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主打“灵活”。周末班(周六日上课)和集中班(每月集中几天上课)两种方式,具体看专业安排。比如工程类专业可能周末上课多,管理类可能集中授课。学校还会把部分课程录成网课,方便加班多的同学补进度。不过别想着“挂名”,考勤和作业要求挺严格,缺勤太多可能影响毕业。
四、学费贵不贵?能分期吗?
学费根据专业不同,一般在3万到10万之间。比如电子信息的学费可能一年2万左右,工商管理(MBA)可能更高。学校不提供分期付款,但可以和单位沟通是否有教育补贴。另外,上海理工有奖学金政策,成绩优秀的在职学生能申请,虽然名额不多,但努力一把说不定能省点钱。
五、毕业证和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毕业后拿的是“双证”——研究生学历证和硕士学位证。学历证上会标注“非全日制”,但学位证和全日制完全一样。国家早就明确非全日制证书的法律效力等同于全日制,考公务员、评职称都没问题。不过实话实说,有些私企可能更认全日制,但国企、外企对非全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六、复习资料哪里找?有没有靠谱的辅导班?
专业课复习直接找学校指定参考书,官网的招生简章里会写。公共课像政治、英语,用市面上主流教材就行,比如肖秀荣的政治题、考研英语黄皮书。辅导班不建议盲目报,先试听几节课,重点看老师是否熟悉上海理工的出题风格。另外,加几个同专业的备考群,互相分享资料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七、导师怎么选?论文要求高吗?
入学后半年左右开始选导师,建议提前看看学校官网的老师研究方向,选和自己工作领域相关的导师,比如做项目管理的选有企业合作经验的导师。论文要求和全日制一样,必须独立完成,查重率卡在10%以下。不过在职生的优势是有实际工作经验,选题结合自己工作案例,答辩更容易过。
八、外地考生能报吗?要不要迁户口?
上海理工对考生户籍没限制,外地一样能报。上课的话,如果选集中班,可能每个月需要来上海一次。至于户口,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迁户口,但毕业后满足上海落户政策的话,学历积分可以加分。比如走“72分落户”,研究生学历能加20多分,具体要咨询人社局。
九、补考机会多吗?挂科了怎么办?
每门课一般有两次考试机会,初修不过可以补考一次,补考还不过就得重修。别忘了:重修不仅要交费,还可能延迟毕业。所以上课尽量别摸鱼,尤其核心课程,挂科了真的很麻烦。
十、值不值得花时间读?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你在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想跳槽到有学历门槛的岗位,这个证绝对有用。但如果是单纯想学知识,建议先看看课程大纲,别指望老师手把手教,更多得靠自己琢磨。身边读过的人反馈,最大的收获其实是认识同行的人脉,比如同班的同学很多都是各企业的中层,互相交流信息比上课更有价值。
写到这里,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报,建议先做两件事:一是去学校官网下载历年真题做做看,感受下考试难度;二是找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聊天,他们的真实经历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