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读研必看:全日制VS在职,这10个高薪专业闭眼入(附学费对比)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9 09:31:09

很多同学问我:到底选全日制还是在职研究生?哪些专业既好就业又赚钱?作为一个带过500+考研学生的辅导老师,今天掏心窝子跟大家说点大实话。 先泼个冷水:别光看学校排名!去年有个学生非盯着985院校的冷门专业考,结果毕业发现岗位工资还不如普通院校的计算机 ...

读研必看:全日制VS在职,这10个高薪专业闭眼入(附学费对比)

很多同学问我:"到底选全日制还是在职研究生?哪些专业既好就业又赚钱?"作为一个带过500+考研学生的辅导老师,今天掏心窝子跟大家说点大实话。

先泼个冷水:别光看学校排名!去年有个学生非盯着985院校的冷门专业考,结果毕业发现岗位工资还不如普通院校的计算机硕士。选专业得盯着三个硬指标:行业缺口、薪资中位数、工作天花板。

这10个专业闭眼选准没错:

1. 人工智能硕士(全日制首选):北航、浙大毕业起薪25w+,但数学不好的慎选

2. MEM工程管理硕士(在职可读):适合建筑/制造业中层,学费8-15万,涨薪幅度40%起

3. MPAcc会计专硕:央财、上财毕业生进四大年薪18w打底,考CPA还能翻倍

4. 数据科学(全日制含金量高):BAT企业抢着要,35岁危机?不存在的

5. 法律硕士(非法学):跨考神器,红圈所起薪30w,但要做好秃头准备

重点说说在职考研的隐藏福利:很多单位对MBA/MPA有学费补贴,像某国企直接报销70%学费。但注意!教育硕士、心理学硕士这些看似轻松的专业,就业面其实很窄,除非打算当老师。

学费这事得拎清楚:

清华MEM 18.8万(值!校友资源无敌)

武大MBA 15万(中部地区性价比王)

警惕某些院校的"天价班",去年某校金融专硕涨到26万,就业数据却掺水

给个实在建议:如果已经工作3年以上,优先考虑非全硕士。我带的学员里,有个银行柜员读了个211的MPAcc,跳槽到券商薪资直接x3。但应届生还是老老实实考全日制,用人单位对非全的认可度还没完全放开。

亲情提示:2024年起新增"数字治理"等6个新专业,想捡漏的可以重点关注。但别盲目追新,先看看有没有对口岗位。

2024读研必看:全日制VS在职,这10个高薪专业闭眼入(附学费对比)

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会被歧视吗?3年跟踪调查数据说话

一、数据结果:就业率不低,但薪资有差距

根据调查,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半年内的就业率约为82%,与全日制(85%)差距并不大。但平均起薪上,非全比全日制低约8%-12%。比如同一专业的技术岗,全日制硕士平均月薪1.2万,非全可能在1万左右浮动。

不过有个现象值得注意:行业不同,差距也不同。在互联网、设计、传媒等领域,企业更看重项目经验和技能,学历类型影响较小;而国企、事业单位、传统制造业中,全日制学历确实更占优势。

二、企业到底怎么看?HR说了大实话

我们采访了50多位企业HR,发现他们的态度分化明显:

中小私企:“只要能干活,非全和全日制没区别,甚至更喜欢非全,因为他们大多有工作经验,上手快。”

大型国企/央企:“招聘系统默认筛掉非全简历,除非特别优秀或者有内部推荐。”

外企:“主要看毕业院校和实际能力,学习形式不重要。”

一位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主管直言:“现在非全的考试难度和毕业要求跟全日制差不多,我们更关心他做过什么项目,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懂行的人”的经验:主动出击比抱怨有用

采访中,几位非全毕业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

小张(金融行业):“入职时HR问过为什么读非全,我我就直接说‘不想脱产断收入’,反而被夸有规划。后来发现领导更在意我考下的CPA证书。”

李姐(教育行业):“考教师编时因为非全被卡过,但第二年政策放开,同样岗位顺利上岸。有时候只是时机问题。”

程序员阿凯:“简历上不写‘非全’,只写硕士学校和专业。面试时没人细问,技术过关就直接发offer了。”

他们的共同心得是:别把“非全”当短板,多展示工作经验、技能证书这些实打实的东西,比纠结学历有用

四、未来会更好吗?政策风向有变化

从2017年教育部发文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证书同等法律效力”后,多地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已逐步取消学历类型限制。2022年某一线城市的事业单位统考中,超过70%的岗位明确接受非全报考。

一位高校就业办老师提到:“现在很多非全学生本身是在职状态,他们读书的目标更明确,比如提升专业能力、转行或积攒人脉。企业也发现这类学生‘自带资源’,合作时反而更灵活。”

给非全学生的建议

1. 读研期间多积累“硬货”:参与企业项目、考行业认证、发高质量论文,这些都能成为简历亮点。

2. 善用“在职”身份的优势:比如读书期间保持工作,求职时强调“经验+学历”的双重背景。

3. 提前研究目标行业:如果想去国企,优先选985/211的非全项目;如果进私企,选课程实践性强的专业。

4. 心态别输:学历只是敲门砖,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的,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了用一位受访者的话收尾:“歧视永远存在,但不一定针对非全。普通本科会被985歧视,二本会被一本歧视,关键是你有没有让别人‘歧视不起’的底气。”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