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职读MBA值不值?这3类人砸20万也白读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9 10:11:43

有个做销售主管的老同学找我喝酒,开口就问:你说我这天天加班到10点的,花20万读个非全MBA图啥呢?这话问得我筷子都放下了。今天就和童鞋们儿掏心窝子聊聊,哪些人真需要读MBA,哪些人纯粹是往水里扔钱。一、这三类人最该读1. 卡在管理岗天花板的老黄牛:隔壁老 ...

在职读MBA值不值?这3类人砸20万也白读

有个做销售主管的老同学找我喝酒,开口就问:"你说我这天天加班到10点的,花20万读个非全MBA图啥呢?"这话问得我筷子都放下了。今天就和童鞋们儿掏心窝子聊聊,哪些人真需要读MBA,哪些人纯粹是往水里扔钱。

一、这三类人最该读

1. 卡在管理岗天花板的老黄牛:隔壁老王在银行干了8年网点主任,去年咬牙读了MEM,现在调到省行当部门副职。他说上课学的组织行为学,第二天就能用在晨会上。

2. 想转行的技术宅:我表弟搞IT的,去年读了个MPAcc,现在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当财务数据分析师,工资翻倍不说,终于不用天天熬夜改bug了。

3. 家里有矿要继承的:认识个厂二代读EMBA,人家根本不在乎学费,上课就为认识上下游老板,现在他家代工厂客户多了三成。

二、这3种人千万别碰

1. 指望拿证就升职的:行政部小李去年读完MPA,现在照样天天贴发票。现在企业精得很,要的是真本事,不是那张纸。

2. 工作不满3年的小年轻:刚毕业就琢磨免联考MBA的,纯属钱多烧的。没实战经验,课上案例分析都插不上话。

3. 想混学历的懒癌患者:去年有哥们走同等学力申硕,论文查重三次没过,现在看见导师电话就哆嗦。

三、20万学费怎么花得值?

1. 看准院校隐形福利:某985的MAud项目,毕业直接推荐去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比社招容易进得多。

2. 别死磕985:去年认识的宝妈考了双非院校MLIS,图书馆事业编一次上岸,她说要真去名校反倒竞争不过应届生。

3. 时间成本算清楚:做工程的选MEM周末班,跑工地的选网络班,千万别信"弹性学制",拖过三年论文更难写。

对了说句大实话:MBA就像健身卡,办卡容易坚持难。你要是就图个朋友圈打卡,真不如拿这钱去报个实操培训班。但要是真想突破职场瓶颈,现在正是报考的好时候——听说2024年好多院校要涨学费了。

2024年在职读MBA值不值?这3类人砸20万也白读

非全日制MBA和EMBA,到底哪个更适合职场人?

一、看“资历”:工作年限决定入场券

EMBA的门槛和MBA不太一样。EMBA通常要求申请者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中还得包括至少4年的管理经验。说白了,这项目是给那些带过大团队、管过业务盘子的人准备的。比如公司副总、区域负责人这类角色,上课讨论的都是战略并购、资本运作这类“高层话题”。

非全MBA相对“亲民”,多数学校要求3-5年工作经验就行。适合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想从执行岗往管理岗转型的中坚力量。比如部门主管、项目负责人,想系统学管理框架的职场人。

二、课程内容:一个讲落地,一个谈格局

EMBA的课堂更像大佬茶话会。教授讲完行业趋势,马上就有同学分享实战案例——可能上午还在讨论新零售打法,下午就聊怎么处理股东矛盾。课程重点培养决策者的宏观视野,很多内容涉及企业顶层设计。

非全MBA更侧重基本功训练。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营销模型、人力资源体系这些模块化知识,会教得比较系统。适合需要补齐管理短板的职场人,比如技术转管理的工程师,能快速搭建知识体系。

三、时间安排:周末上课也有区别

虽然都是周末上课,但强度差异明显。EMBA通常是每月集中4天(包含周末),课程节奏更紧凑。很多EMBA学员会跨省上课,学校也常组织国内外游学,对时间灵活性要求高。

非全MBA多是每周六日上课,部分学校隔周上课。适合能固定腾出周末时间的本地职场人。比如家住学校附近的上班族,下班顺路去听课也挺方便。

四、费用账本:差价够买辆代步车

价格可能是最现实的考量原因。一线城市EMBA学费普遍在40万-80万区间,相当于非全MBA的2-3倍。这笔钱不止是买课程,更是买圈层资源——你的同学可能是上市公司高管,同桌吃饭聊的都是千万级合作。

非全MBA的学费多在15万-35万之间,对中层管理者更友好。如果公司有教育补贴,或者自己攒了教育基金,压力会小很多。不过要注意隐性成本,比如组队做项目时请假扣的工资。

五、同学圈子:不同的社交价值

EMBA班里常见两类人:企业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他们选EMBA不仅是学知识,更是找合作伙伴、谈生意机会。曾有学员开玩笑说,课间走廊里听到的对话,不是融资就是并购。

非全MBA的同学背景更多元。可能是外企白领、国企骨干、创业公司合伙人,大家遇到的问题更贴近日常管理。比如怎么带95后团队、如何做年度预算,这些实操问题更容易找到共鸣。

六、怎么选不后悔?

35岁以下的职场人,如果还在积累管理经验,非全MBA的系统训练能打牢基础。特别是想转行、转岗的朋友,正规的学历背书+管理知识套餐,跳槽时更有竞争力。

对于已经做到公司决策层的人,EMBA的圈子价值和战略思维训练更划算。很多老板读完EMBA,直接通过同学资源对接了新客户,甚至找到投资方。这种资源置换,可能一单生意就赚回学费。

亲情提示:选学校时别光看排名,重点考察校友在自家行业的活跃度。比如制造业起家的,去理工类院校的EMBA项目可能更对路子;互联网从业者,选有科技基因的商学院更合适。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