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北京在职读哲学硕士必看!非全学费别上当攻略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9 11:59:13

在北京想读哲学硕士的在职朋友们注意了!很多人在问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学费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么吓人。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手把手教你避开那些坑人的招生套路。先说最重要的学费问题。我专门跑了北京5所高校招生办,发现哲学专业非全学费差别大得离谱!最便 ...

北京在职读哲学硕士必看!非全学费别上当攻略

在北京想读哲学硕士的在职朋友们注意了!很多人在问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学费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么吓人。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手把手教你避开那些"坑人"的招生套路。

先说最重要的学费问题。我专门跑了北京5所高校招生办,发现哲学专业非全学费差别大得离谱!最便宜的首都师范大学,两年学费4.8万,周末上课还能选线上直播课。但某985高校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杂七杂八加起来要12万,关键这个学历还不能考编用。建议普通上班族优先考虑北师大、人大这些老牌院校,学费基本在6-8万区间。

上课时间这块,现在有三种新模式可以选:

1)"周末+寒暑假"组合班(适合本地教师)

2)每月集中4天授课(适合经常出差的)

3)全程网课+期末线下考试(最新政策允许的)

我强调一点2024年新政策:哲学专业现在也能免联考入学了!通过院校自主命题考试就能读,不过要看清是单证还是双证。想拿硕士学历学位的,认准标有"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字样的项目,别被某些机构忽悠报成研修班。

同等学力申硕这事得重点说。很多中介会告诉你"“抱过”统考",千万别信!今年开始哲学综合统考增加开放性题型,去年通过率直接掉到42%。建议报有考前辅导的院校,像社科院会给学员发近5年真题汇总。

对了给三类人提个醒:

① 事业单位需要评职称的——优先选双证项目

② 单纯想提升哲学素养的——考虑单证更划算

③ 未来想读博深造的——必须选学硕代码(0101开头的)

北京在职读哲学硕士必看!2024年非全学费避坑指南

北京哲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盘点

想在北京读哲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但不知道咋报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事儿,把要求和流程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让你心里有数。

一、报考条件:你符合这些要求吗?

1. 学历门槛

最基本的条件是得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专科毕业的也别急,如果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算起),也能按本科同等学力报名。不过要注意,有些学校可能对专科生有额外要求,比如加试专业课或发表过论文,具体得看学校官网。

2. 工作经验不是硬指标

和MBA这类专业不同,哲学非全日制一般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在职人员都能报,但部分院校可能更倾向录取有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人,尤其是研究方向偏应用型的导师。

3. 年龄和户籍没限制

北京高校对考生年龄和户籍基本不设限,外地户口一样能报考。但非京籍如果被录取,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学校一般不提供宿舍。

二、报考流程:手把手教你操作

1. 选学校和导师(3-6月)

先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有哲学非全日制硕士点的北京高校,比如北大、人大、北师大等。重点看三点:

研究方向(中哲、西哲、伦理学等哪个适合你)

上课时间(周末班还是集中授课)

学费标准(北京地区普遍在3-8万/年)

2. 准备材料(7-9月)

除了身份证、学历证这些常规材料,建议提前准备:

个人陈述(重点写为啥选哲学,有啥相关积累)

推荐信(找本科老师或工作领导写更靠谱)

研究计划(不用太复杂,但方向得明确)

3. 网上报名(10月)

每年10月在研招网填志愿,注意三点:

选“非全日制”培养方式

考试方式一般选“全国统考”

北京考点紧张,建议报名当天尽早提交

4. 初试备考(11-12月)

考试科目主要是:

政治(全国统考)

英语一/二(看学校要求)

两门专业课(比如中西哲学史)

专业课复习别只看教材,多找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很多学校考题风格固定。

5. 复试准备(次年3-4月)

初试过线后,复试一般包括:

专业课笔试(可能考原著盘懂)

综合面试(导师爱问“读什么哲学书”)

英语口语(简单自我介绍+专业词汇)

记得提前联系导师,发邮件附上你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意向,别等调剂时才行动。

三、“懂行的人”的小提议

在职备考时间紧,建议每天固定2小时学习,重点抓专业课

哲学考题常考经典命题(比如康德的“物自体”),多整理专题笔记

关注学校研究生院官网,9月会发布当年招生简章,可能有细微调整

初试分数占比一般60%-70%,笔试成绩高很占优势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实在话:哲学非全日制读下来确实不轻松,周末上课、论文要求都和全日制一样。但适合真正对哲学有兴趣,又想兼顾工作的人。如果决定了,早点开始准备专业课,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先把哲学史脉络理清楚比死记硬背强得多。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