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双证学院:在职读研选这3类专业最划算
后台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想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拿双证,到底哪些学校靠谱?""MBA、EMBA、MPA这些专业有什么区别?""听说有的学校不用参加联考是真的吗?"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透这件事。
先泼盆冷水:市面上90%宣传"免联考双证"的都有水分。真正靠谱的同等学力申硕双证项目,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一是学位网可查的硕士学位证,二是结业证(注意不是毕业证)。目前全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这类项目,但不同学校差异特别大。
重点说说三个最吃香的专业方向:
1. MBA/EMBA:适合中层以上管理者,像北大的EMBA项目,虽然学费要30万+,但人脉资源值回票价
2. MEM/MPAcc:工科背景选MEM,财务岗选MPAcc,西安交大的MEM项目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
3. MPA/MLIS:公务员必看,中央党校的MPA班每年都有厅局级干部就读
别忘了2024年新变化:
5所985院校取消单证班(比如复旦的行政管理专业)
新增3所"免论文答辩"试点院校(具体名单可留言咨询)
学费普涨15%,但像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仍保持4.8万良心价
报名千万别踩这些坑:
× 承诺“抱过”英语统考的机构(今年统考通过率仅32%)
× 说能拿全日制毕业证的(所有在职项目都是非全)
× 一次性收全款的(正规院校都分学年缴费)
建议准备三样东西再报名:
1. 工作证明(必须满3年工作经验)
2. 推荐信(找直属领导或行业前辈)
3. 学习计划书(重点写怎么平衡工作学习)
对了说个大实话:同等学力申硕确实能省时省钱,但千万别图便宜选野鸡学校。今年就爆出某机构用"保录双证"骗了200多学员,现在连学费都要不回来。建议直接联系高校官网公布的招生办,或者去校本部现场咨询。
同等学力申硕双证院校最新名单
一、什么是“双证”?和单证有啥区别?
同等学力申硕的“双证”指的是结业证+硕士学位证。结业证由学校颁发,证明你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学习;硕士学位证则通过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后获得,学信网可查,含金量和全日制硕士一致。
而“单证”一般指仅通过课程班学习拿到的结业证,没参加统考或未通过答辩的情况。所以双证的优势很明显——既有学习经历证明,又能提升学历背景。
二、2023年可申双证的院校名单(部分)
下面是目前开放同等学力申硕双证项目的部分院校,涵盖多个热门专业方向:
1. 北京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管理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国际贸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人力资源)
2. 上海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统计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
3. 其他省市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
注意:各校招生专业每年可能调整,报名前建议直接咨询学校研究生院或查看官网最新简章。
三、双证申请流程,分几步走?
1. 报名课程班:先向学校提交资料(身份证、学历证等),通过审核后缴费入学。
2. 修满学分:一般需1.5-2年完成课程学习和考试。
3. 参加统考:每年5月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外语+学科综合),60分及格。
4. 论文答辩:通过统考后,1年内提交论文并答辩。
5. 领取证书:答辩通过后,学校颁发结业证和硕士学位证。
关键点:统考单科成绩可保留4年,如果一次没考过,第二年还能补考未通过的科目。
四、选双证院校要注意啥?
1. 看学校资质:优先选择“双一流”或本省重点高校,社会认可度高。
2. 选对专业:尽量选和本职工作相关或未来发展方向匹配的专业。比如从事教育的选教育学,金融从业者考虑经济学。
3. 费用透明:部分院校课程班学费在2万-5万不等,提前确认是否包含统考辅导、论文指导等附加费用。
4. 上课方式:多数院校支持“线上+线下”结合,异地学生可重点关注网络课程占比高的学校。
五、关于双证的常见疑问
问题1:“双证能考公务员或评职称吗?”
答:可以。硕士学位证是国家承认的,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均可报考,职称评定中也按硕士学历加分。
问题2:“统考难度大不大?”
答:外语约等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科综合考察专业课基础。提前3个月针对性复习,通过率较高。
问题3:“双证和全日制硕士证书一样吗?”
答:证书样式会标注“同等学力”字样,但法律效力相同,在求职、晋升时一般不受影响。
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