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必须预报名吗?错过这3天可能耽误1年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2 11:58:50

考研党注意了!很多同学在问: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是不是非得参加预报名?今天咱们就用大实话把这事儿彻底讲明白。我明告诉你:预报名不是强制的!但老司机都会告诉你——必须参加!为啥呢?咱们用2023年数据说话:去年有58%的考生在预报名阶段就抢到了心仪的报考点,特别是北 ...

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必须预报名吗?错过这3天可能耽误1年

考研党注意了!很多同学在问: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是不是非得参加预报名?今天咱们就用大实话把这事儿彻底讲明白。

我明告诉你:预报名不是强制的!但老司机都会告诉你——必须参加!为啥呢?咱们用2023年数据说话:去年有58%的考生在预报名阶段就抢到了心仪的报考点,特别是北上广这些热门城市,等到正式报名时,近郊的考点都排到30公里开外了。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到底啥区别?记住这三点就够:

1. 时间差:预报名固定在9月24-27日(每年可能有微调),正式报名在10月5-25日

2. 适用人群:预报名主要面向应届本科生,但往届生照样能报

3. 考点选择:预报名时考点充足,像武汉、南京这样的教育大市,热门考点半小时就被抢光

重点来了!不参加预报名会怎样?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成都某考生觉得预报名麻烦,结果正式报名时发现本地考点全满,说一千,道一万不得不去绵阳考试,考前住酒店多花2000块不说,还影响了考试状态。

报名流程其实特简单:

① 登录研招网注册账号

② 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学历证书编号提前准备好)

③ 选择报考单位和专业(这里千万核对清楚)

④ 生成报名号(这个要抄下来!)

⑤ 网上缴费(别以为提交就完事了,不缴费等于没报)

别忘了三大坑:

1. 报考信息确认后就不能改,去年有考生填错专业方向,硬着头皮考了

2. 不同省份缴费方式不同,广西去年就出现过支付宝缴费延迟的情况

3. 报名照片别用美颜过度的,去年西安某考生现场确认被拒,急得直哭

对了说个内幕:很多院校的招生老师都会通过预报名数据调整招生计划。去年某211高校发现某个专业预报人数太少,直接在10月增加了推免名额,统考生机会直接腰斩。

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必须预报名吗?错过这3天可能耽误1年

研究生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时间不同:先占坑还是直接冲?

预报名一般安排在9月下旬,比如去年是9月24日到27日。这就像春运抢票的“预约通道”,主要是给应届本科生开的绿灯,让大家提前把基本信息填好,避开高峰期网络卡顿。

正式报名则在10月份全月开放(去年是10月8日到25日),这时候所有考生——不管应届往届都能报名。往届生要是错过了预报名也别慌,10月照样能报。

二、流程区别:信息填一次还是两次?

很多人以为预报名只是“试水”,其实大错特错!预报名的信息只要确认无误,正式报名时直接生效,不用重复操作。说白了,预报名就是正式报名的提前批,尤其对于应届生来说,这两次报名本质上没区别。

不过要注意两点:

1. 报考点和报考单位:预报名时选好的考点和学校,正式报名期间还能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专项计划这三项不能动)。

2. 往届生权限:虽然原则上预报名主要面向应届生,但像辽宁、广西等部分地区也允许往届生参加预报名,具体得看各省公告。

三、这些细节不注意容易踩坑

1. 抢考点要手快

热门城市的考点(比如成都、重庆)分分钟被抢光。建议能预报名就尽早占位,尤其需要特殊考场(比如画图桌)的同学,拖到正式报名可能就得跨市考试了。

2. 缴费才算成功

填完信息不算完,一定要交钱! 大部分地区支持网上支付,但像内蒙古等地要求现场确认时缴费,千万看准自己省份的要求。

3. 证件照提前备好

报名系统上传的照片会跟着你研究生三年——学生证、校园卡、学信网全用它。建议去照相馆拍个正经的蓝底证件照,别用自拍糊弄。

4. 信息修改规则

预报名期间可以随便改信息,但到了正式报名阶段,如果已经生成报名号且完成缴费,想改“招生单位”或“考试方式”就得先取消原有报名,重新填报一次。

四、常见问题答疑

Q:预报名必须参加吗?

A:不是必选项,但强烈建议参加!尤其目标考点热门的同学,早报早安心。

Q: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报了怎么办?

A:系统只会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以对了提交的为准。

Q:往届生能预报名吗?

A:看省份!像北京、江苏明确限定应届生,四川、湖北等地则开放往届生预报名,建议直接打电话咨询当地考试院。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就像“提前演练”和“正式上场”,本质上都是同一个报名系统。搞懂规则后,最重要的是尽早确定目标院校,留足时间准备材料。尤其是往届生,提前准备好毕业证编号、户口本、社保证明这些材料,别等到报名当天手忙脚乱。

亲情提示一句:报名号生成后务必存好,现场确认和下载准考证都要用。建议把报名信息表打印出来,和身份证放在一起保管。祝大家报名顺利,一战成硕!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