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艺术类在职申硕必看:免联考双证班全解答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2 16:15:36

不少艺术行业的朋友私信问我:“工作五六年了,想提升学历但没时间备考联考,有没有靠谱的在职硕士项目?”今天咱就唠一唠这个“同等学力申硕艺术双证班”,尤其适合这三类人:一是体制内艺术岗想评职称的,二是民办艺术院校教师需要学历镀金的,三是开工作室接项目需要资质背 ...

艺术类在职申硕必看:免联考双证班全解答

不少艺术行业的朋友私信问我:“工作五六年了,想提升学历但没时间备考联考,有没有靠谱的在职硕士项目?”今天咱就唠一唠这个“同等学力申硕艺术双证班”,尤其适合这三类人:一是体制内艺术岗想评职称的,二是民办艺术院校教师需要学历镀金的,三是开工作室接项目需要资质背书的。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双证问题

这个班毕业后拿的是结业证+硕士学位证。结业证是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证明,学位证和全日制硕士一样学信网可查。别小看这俩证,评职称时结业证能算继续教育学分,学位证直接决定工资档位。去年有个舞蹈老师学员,就是靠这个从二级职称跳到一级,月薪涨了2000多。

免联考不等于零门槛

报名条件就三句话:本科毕业满3年(艺术相关专业优先)、有单位盖章推荐信、交5-8万学费(分院校)。但要注意两个隐形门槛:一是作品集审核,比如美术类要交3-5幅原创作品,表演类要录15分钟演出视频;二是英语考前集训,虽然不用参加12月统考,但5月份的校考英语难度在四级左右。

上课安排比想象中灵活

中国美院和南京艺术学院这两个热门校,都是“线上直播+寒暑假面授”模式。比如雕塑专业的实践课,会集中7天在景德镇陶艺基地做泥塑;艺术管理理论课则用钉钉直播,还能看回放。最人性化的是论文阶段——允许用个人作品抵核心期刊发表,比如去年有位漆画专业的学员,直接用参展作品《大漆·二十四节气》通过了答辩。

“躲雷”秘诀

1. 警惕““抱过””宣传,正规院校都会卡英语校考和论文查重

2. 优先选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的院校,比如山艺的美术学、云艺的民族音乐

3. 问清加修课程费用,跨专业报考可能要补修2-4门本科课程

这两年政策确实在收紧,像中央音乐学院从2023年起不再接受非音乐专业背景的申请者。但整体来看,同等学力申硕仍然是艺术从业者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既不用辞职脱产,又能拿国家认可的学位,特别适合30岁左右需要学历镀金的职场人。

2024年艺术类在职申硕必看:免联考双证班全解答

艺术类同等学力申硕双证常见问题汇总

“同等学力申硕双证”指的是通过非全日制方式申请硕士学位,最终拿到硕士学位证学历证(也就是常说的“双证”)。它和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形式——不用脱产,边工作边读书,适合在职人士。但注意,这里的“学历证”会标注“非全日制”字样,而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样,含金量相同。

二、艺术类专业能选哪些方向?

艺术类同等学力申硕的专业覆盖面挺广,比如:

美术类:油画、国画、雕塑、书法

设计类:视觉传达、环境设计、服装设计

表演类: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

理论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

具体要看学校开设情况,建议先锁定目标院校,再对比专业方向。

三、报名需要啥条件?专科生能报吗?

基本门槛是两条:

1. 本科毕业且有学士学位满3年(从拿学位证算起);

2. 前置专业相关,比如学设计的报艺术管理可能受限,但部分院校接受跨专业,需加试专业课。

专科生只能参加课程班学习,结业后不能申硕,想拿双证的话建议先升本。

四、考试难不难?考些啥内容?

考试分两块:校考全国统考

校考:学校自主命题,主要考专业课,比如美术类考创作或理论,设计类考手绘或方案。难度因校而异,提前联系导师或学长摸清风格很重要。

统考:考外语(英/日/俄)和学科综合。外语难度介于四级到六级之间,学科综合考艺术基础理论,重点抓历年真题,通过率挺高。

五、学费贵不贵?大概要准备多少钱?

艺术类学费普遍比普通专业高,非全日制双证一般在3万-8万/年,比如中央美院非全硕士学费约6万/年,中国传媒大学设计类专业4万/年。再加上材料费(比如画具、展览成本)、论文答辩费,整体预算建议按“学费×1.5”准备。

六、毕业要不要搞创作展?论文咋写?

艺术类毕业必须办作品展或演出,这是硬指标!比如美术生要办个人画展,音乐生要开专场音乐会。论文方面,理论类专业写学术论文,创作类专业可以“作品+说明”形式提交,但近几年查重变严,别照搬网上案例。

七、双证找工作管用吗?单位认不认?

体制内(事业单位、国企)完全认可,评职称、涨工资按硕士待遇走。私企更看作品集和个人能力,但有证总比没证强。如果是自由职业,比如开工作室、接项目,学位证能提升个人背书,方便谈合作。

八、读下来要几年?能延期毕业吗?

大多数学校学制是2.5-3年,最长可延到5年。但注意,超期后要重新交学费或答辩费。建议在职生提前规划时间,尤其是作品展和论文阶段,至少留出半年全心投入。

九、有没有年龄限制?40岁还能报吗?

官方没年龄限制,但从实际申请看,30-45岁人群占主流。大龄考生不用担心被歧视,艺术类更看重专业功底。不过部分表演类专业(如舞蹈、声乐)可能对体能、形象有隐性要求,建议提前咨询学校。

十、上课咋安排?必须去学校吗?

目前多数院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制。理论课可能上网课,但实践课(如工作室创作、演出排练)必须到校。一般每月集中1-2个周末上课,外地生要做好交通安排。

如果还想了解具体院校的招生细节,比如导师联系方式、历年真题,直接打电话问学校研招办最靠谱,别轻信中介的““抱过”承诺”。艺术这条路,功夫在个人,证只是敲门砖,关键还是手里活儿硬不硬!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