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盘点:全国全日制和非全研究生院校数量对比(附985/211院校名单)
收到很多考生私信问"国内到底有多少所大学招全日制研究生",今天给大家带来最新数据。根据教育部2024年公布的名单,全国共有854所高校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包含39所985高校,116所211院校(含985院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很多院校都是"全日制+非全"双轨并行。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类顶尖高校,既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也开设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非全日制专业。这里要提醒大家:非全不等于在职研究生,前者要参加12月统考,后者主要指同等学力申硕。
具体到热门院校类型:
1. 师范类:华东师大、北师大等6所部属师范院校全数招收全日制
2. 医学类: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等42所独立医科院校
3. 财经类:中央财经、上海财经等5所重点财经院校
4. 理工类:中科大、哈工大等25所"双一流"理工强校
特别说明几个常见误区:
①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等特殊院校不招全日制硕士
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上海纽约大学单独计算
③ 军事院校招生需通过军籍系统报考
建议考生重点关注本省"双非"院校,比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这些学校虽然不在985/211名单里,但部分专业实力强劲且竞争相对较小。例如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2023年全日制报录比仅5:1,远低于同城985高校。
全国985院校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
一、985院校整体招生趋势
根据教育部2023年公布的数据,全国985院校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博士)总招生人数约为32万人,比前一年增长约4%。其中,硕士生占比约75%,博士生占25%。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四地的985院校招生人数最多,合计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校2023年硕士生招生合计约1.2万人,博士生约5000人;而像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类中西部或特色型985,年招生规模则在3000-5000人之间。
二、扩招明显的院校与专业
近几年,部分985院校响应国家政策,针对重点领域扩大招生。例如:
浙江大学:2023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突破8000人,比5年前增长20%,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工科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扩招30%,公共卫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名额增加显著;
华南理工大学:新设“碳中和研究院”,相关专业硕士生名额同比增加15%。
不过,像金融、法学、新闻传播等热门文科专业,多数985院校的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甚至略有缩减,竞争反而更激烈。
三、地域差异与报考建议
从地域看,985院校的招生人数和本地生源比例有一定关联。例如:
山东大学:每年约35%的硕士生来自山东省内;
四川大学:川渝地区考生占比超40%,但计算机、临床医学等王牌专业仍以全国统招为主;
东北大学:受地域影响,近年招生略有向南方省份倾斜,但冶金、自动化等传统工科专业仍保持高录取率。
对于考生来说,如果想提高“上岸”概率,可以关注两类院校:一是本地985(政策倾斜多),二是新设交叉学科的院校(竞争相对小)。比如中南大学的轨道交通、湖南大学的半导体材料等方向,近年名额增幅较大。
四、数据背后的“隐形门槛”
招生人数多≠容易考!比如复旦大学2023年招硕士生约5500人,但其中推免生比例高达45%,统考实际名额仅剩一半;再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虽然每年招硕士生约5000人,但数理基础学科的专业课难度大,刷人率也高。
另外,部分院校的“特殊培养计划”会占用招生指标。例如北京大学的“前沿工程博士”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的“联培基地专项”,这些计划通常提前批录取,普通统考生需要额外留意官方公告。
五、未来几年会怎样?
结合教育部文件和高校规划,预计到2025年,985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保持年均3%-5%的增速,但增量会向国家急需领域集中。比如:
新能源方向(哈工大、天津大学);
高端装备制造(华中科大、大连理工);
智慧农业(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科大)。
而人文社科、基础理科的名额可能维持现状,部分专业甚至“缩招提质”。
亲情提示大家:报考前一定要去各校研招网核对最新数据,别只看总数!比如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有的专业招50人,有的只招5人,差一位数,难度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