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职MPAcc学费一年多少钱?2025最新价目表公布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5 12:38:56

很多会计同行来问:现在读个在职MPAcc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我就把全国50多所院校的学费扒了个遍,发现从3万到30万的都有,关键看你怎么选。先给大家透个底:北京上海的名校普遍15万起步,西南地区的院校5万就能拿下!先看几个具体例子:1. 中央财经大学非全M ...

在职MPAcc学费一年多少钱?2025最新价目表公布

很多会计同行来问:"现在读个在职MPAcc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我就把全国50多所院校的学费扒了个遍,发现从3万到30万的都有,关键看你怎么选。先给大家透个底:北京上海的名校普遍15万起步,西南地区的院校5万就能拿下!

先看几个具体例子:

1. 中央财经大学非全MPAcc两年制,学费19.8万

2. 西南财经大学周末班三年,总费用7.8万

3. 上海大学弹性学制2.5年,学费15.8万

4. 浙江工商大学本地班两年,学费5.8万

学费差距主要看三点:

第一是地区,北上广深的学校普遍比中西部贵40%左右。不过现在很多学校开了异地班,比如武汉大学在深圳的教学点,学费就比本部便宜3万。

第二看院校层次,985/211普遍比普通院校贵。但有个例外:江西财经大学虽然不是211,会计专业全国排名前20,学费才6万/2年,性价比超高。

第三要看学制,有些学校看似学费低,但学制长达3年。比如东北某双非院校标价4.8万,其实是3年学制,算下来每年才1.6万,特别适合不着急拿证的在职党。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学费能分期交吗?

A:八成院校都支持分学年缴费,个别院校还能按月支付

Q:有没有隐形收费?

A:教材费、论文指导费要单独算,平均多准备5000左右

Q:非全和全日制学费差多少?

A:同一所学校通常相差2-5万,比如中山大学全日制12万,非全要18万

现在各校2025级招生简章陆续出来了,建议重点关注这三个变化:

1. 江浙沪院校普涨10%左右

2. 新增移动课堂的学校增多(比如去企业实地教学)

3. 奖学金覆盖面扩大,某财经院校甚至给在职生开放了20%的奖学金名额

亲情提示大家:别光看学费数字,要算时薪成本。周末上课的每周要搭进去10小时,3年就是1500小时,这个隐性成本往往比学费还高!

在职MPAcc学费一年多少钱?2025最新价目表公布

MPAcc报考条件及流程详解

一、MPAcc报考条件

1. 学历门槛

MPAcc对学历的要求不算苛刻,但得满足以下任意一条:

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应届生也能报,但入学前必须拿到证)。

专科毕业生:毕业满2年(比如2024年报考,需2022年及之前毕业),部分院校可能额外要求修过会计相关课程或发表论文。

硕士/博士:已获学位的人员可直接报考。

注意! 不同院校可能有特殊要求,比如985/211院校可能限制专科报考,或要求本科专业为经济类、管理类。所以,一定要先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2. 工作经验要求

MPAcc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大多数院校不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往届生都能报。

非全日制:部分院校会要求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名校。比如北京大学2023年非全MPAcc就明确要求“具有2年及以上财务、会计工作经历”。

划重点:想考非全的职场人,先查清楚目标院校的附加条件,别盲目备考!

3. 其他限制

年龄:一般无限制,但个别院校的非全项目可能倾向招收30岁以下的考生。

专业背景:非会计专业也能跨考,但复试时可能会加试会计基础科目(如中央财经大学)。

二、MPAcc报考全流程

1. 确定目标院校(3-6月)

看地域:优先选未来想工作的城市,比如想在江浙发展,选上海财经、厦大比清华更实际。

看分数线:34所自划线院校(如人大、复旦)分数线通常比国家线高10-20分,量力而行。

看学费:非全学费普遍比全日制高,比如上海交大非全MPAcc学费26.8万,全日制仅15.8万。

2. 备考复习(3-12月)

MPAcc考两门:管理类联考(数学+逻辑+写作)英语二

数学:初高中知识点,但题量大、“套儿”多,重点练速度和准确率。

逻辑:别死磕理论,直接刷真题!近5年真题做3遍以上,套路自然摸清。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背模板,论说文多积累经济类案例(比如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

英语二:重点抓阅读和作文,每天精读1篇外刊,作文模板考前一个月狂背。

3. 网上报名(10月)

研招网报名:每年10月5日-25日,填个人信息、选报考点、交费(约120-200元)。

关键提醒

只能报1个院校1个专业,别手滑!

非全考生选“定向就业”,需提前找单位签协议。

4. 现场确认(11月)

带上身份证、学历证、户口本/工作证明(非户籍地报考需提供),到指定地点拍照核验信息。现在很多省份改成了网上确认,不用跑腿了!

5. 初试(12月底)

考试时间:12月说一千,道一万一个周六,上午管综(3小时),下午英语(3小时)。

考试技巧:管综时间紧,建议做题顺序——数学→小作文→逻辑→大作文,放弃2-3道难题保整体正确率。

6. 复试(次年3-4月)

过线后参加复试,内容包括:

专业课笔试:会计、财管、审计(参考书目看院校官网)。

综合面试:自我介绍+英语口语+专业问题。比如:“谈谈新收入准则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政治笔试:开卷考,提前背时政热点,比如2023年重点考“二十大报告中的经济政策”。

7. 录取(次年6月)

按“初试成绩×60% +复试成绩×40%”加权排名,过线≠稳录取!尤其热门院校,初试高分被刷的大有人在,复试千万别掉链子。

三、别上当秘诀

1. 别迷信“压线录取”:网上那些“三个月上岸985”的帖子,要么基础极好,要么运气爆棚,普通人老老实实早准备。

2. 跨考生早补专业课:尤其零基础的,复试时老师一问三不知,初试分再高也白搭。

3. 非全慎选异地院校:周末上课跑外地,坚持两年能要命,本地没合适院校的,不如考全日制。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MPAcc竞争一年比一年卷,2023年国家线都涨到197分了。但只要你目标明确、方法对路,上岸没那么难。关键就四个字——坚持到底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