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北京大学研究生报考必看:全日制/在职/非全招生专业全目录(附学费和“躲雷”门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8 13:43:25

北京大学研究生报考必看:全日制/在职/非全招生专业全目录(附学费和“躲雷”门道)

北大研究生招生情况,发现不少人对专业目录和报考细节存在信息差。今天就结合北大2023年最新招生简章,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所有招生项目,包括全日制、在职、非全等不同培养方式的专业,说一千,道一万还会教大家避开3个常见的大坑。

一、北大研究生招生专业总览

1.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哲学系、历史学系、数学科学学院等传统院系共开设48个专业,学费集中在8000-1.2万/年,适合应届生报考。特别推荐考古文博学院的科技考古专业,今年新增文物数字化保护方向。

2. 专业学位硕士

(1)管理学院:MBA(全日制28.8万/全程,非全39.8万)

(2)政府管理学院:MPA(9.8万/全程)

(3)软件与微电子学院:MEM(9.9万/全程)

(4)光华管理学院:EMBA(72.8万/全程)

3. 特殊项目

(1)医学部临床医学专硕:要求有规培证

(2)艺术学院MFA:需要提交作品集

(3)交叉学科研究院:接受跨专业报考

二、这些学费细节要注意

1. 住宿费另算:昌平校区双人间1200元/年

2. 教材费自理:部分专业需自购外文原版教材

3. 奖学金政策:学业奖学金覆盖率约60%

三、“懂行的人”个人觉得的3个“躲雷”诀窍

1. 警惕停招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暂停招生

2. 注意报考限制: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本科非法学背景

3. 关注材料清单:MPAcc需要提供单位推荐信

四、常见问题答疑

Q:非全研究生能转户口吗?

A:只有全日制可转集体户口

Q:在职博士申请条件?

A:需硕士毕业满5年+核心期刊论文

Q:哪个专业相对好考?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报录比约5:1

建议想报考的同学现在就要做两件事:一是去官网下载最新招生简章,二是联系在读学长了解复试细节。特别是工作党报考非全项目,建议提前跟单位沟通好学习时间安排。

2023北京大学研究生报考必看:全日制/在职/非全招生专业全目录(附学费和避坑指南)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硕士报考攻略

一、报考前先看这些硬条件

1. 学历要求:本科必须为临床医学或相关专业,且有医学学士学位。非临床专业(比如护理、药学)的同学,需要提前确认是否符合跨考条件。

2. 工作经历:部分研究方向要求有临床实习或工作经验,尤其是专硕方向。报考前建议联系招生办或导师确认细节。

3. 语言能力: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或托福/雅思同等成绩是基本门槛,科研能力强的考生可能有额外加分。

划重点:如果本科院校非“双一流”,也不用太担心。北大医学部更看重专业能力和个人潜力,扎实的实习经历或科研成果能帮你脱颖而出。

二、报名流程别踩坑

时间节点

网上报名:2023年10月5日-25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材料提交:11月初前寄送纸质材料(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初试考试:12月24日-25日(全国统考)

复试通知:次年3月中下旬

必备材料清单

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需在读证明)

两封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推荐信

个人陈述(重点突出科研经历或临床实践)

英语成绩证明

常见问题

推荐信找谁写?优先选择熟悉你专业能力的导师或实习带教老师。

个人陈述怎么写?避免空话,用具体案例说明你的优势,比如参与过某课题、处理过典型病例等。

三、考试内容与复习方向

初试科目

政治:全国统考,按大纲复习,重点关注时政热点。

英语一:难度较高,阅读和写作是拉分关键,建议每天精读1-2篇医学类英文文献。

西医综合:涵盖生理、生化、病理等,北大命题侧重临床思维,多刷历年真题,结合病例分析练习。

复试攻略

专业笔试:考察报考方向的细分知识,比如心内科会涉及最新诊疗诀窍。

技能操作:专硕考生可能需现场演示基本临床操作(如心肺复苏)。

面试要点:导师组常问“为什么选这个方向”“未来研究计划”,回答要具体,避免泛泛而谈。

“老江湖”建议:初试分数高≠稳录取,复试占比40%,尤其是面试表现。提前模拟练习,找学长学姐请教往年题目。

四、学费、奖学金与生活支持

学费标准:学术型硕士8000元/年,专业型硕士略高(具体以当年通知为准)。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万元/年)、学业奖学金(覆盖70%以上学生)、医院助研津贴(专硕生每月约1500-3000元)。

住宿:学校为全日制学生提供宿舍,条件较好,但专硕生因轮岗可能需自行安排部分住宿。

五、常见疑问解答

1. 专硕和学硕怎么选

专硕:侧重临床技能,毕业可获“四证”(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医师资格证),适合想尽快就业的同学。

学硕:偏向科研,适合计划读博或走学术路线的人群。

2. 跨专业考生有机会吗

除非有医学背景(如本科辅修医学),否则不建议跨考。北大医学部对专业基础要求严格。

3. 导师怎么联系

初试成绩公布后,可邮件附简历和自荐信联系意向导师。态度诚恳,突出个人优势即可,切勿群发邮件。

六、这些资源能帮你

官网信息:定期查看北大医学部研究生院网站更新。

学长学姐:加入考研论坛或社群,获取一手备考经验。

模拟题库:某宝或医学考研公众号有售历年真题合集。

亲情提示:报考过程中遇到政策问题,直接拨打招生办电话(010-8280XXXX)最靠谱,避免轻信非官方渠道信息。

希望这篇门道能帮你理清思路,顺利迈出第一步!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