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读研必看,免联考MBA院校推荐
很多朋友问我,"工作五年了,现在读研还来得及吗?"作为“老江湖”,今天给大家说点大实话。现在国内在职读研主要有三种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和免联考国际硕士。咱们重点说说这个免联考MBA,特别适合工作忙没时间备考的在职人士。
以北京某双一流高校的中外合办MBA为例,学制18个月,每月集中授课3天,学费18.8万。申请条件其实挺简单,本科毕业满3年,专科毕业满5年,提交工作证明和推荐信就行。我去年帮同事一同事申请,从报名到拿offer只用了两个月。
这里提醒大家三个“防坑”要点,第一要看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备案,第二要确认学位能否留服认证,第三注意部分项目要求英语成绩。比如上海某985的EMBA项目,虽然不用考试,但需要雅思6.0或通过校方面试。
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除了MBA,还有MEM工程管理硕士,适合技术岗转管理层的;MPA公共管理硕士,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优选。武汉某高校新开的数字经济MBA方向,入学就送亚马逊云科技认证课程,特别适合互联网从业者。
给大家列几个靠谱院校的学费参考,
1. 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36.8万/2年
2. 北京邮电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GEMBA,29.8万/2年
3. 华东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25.8万/2年
建议大家在选择时,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是外企或计划出国发展,建议选QS前200的海外院校;如果主要在国企发展,国内双一流院校的合办项目更吃香。学姐提醒,2024年教育部新规,部分院校的招生简章预计9月更新,建议提前准备学历认证材料。
在职硕士留学常见问题答疑
说白了,就是工作几年后想“回炉再造”但又不想辞职的人群。比如,想转行但缺相关学历的、单位有晋升学历要求的、或者单纯想提升专业深度的职场人。尤其是教育、管理、工程这类实践性强的专业,边工作边读书性价比更高。注意,时间管理能力差的人要慎重——毕竟白天上班、晚上写论文不是谁都扛得住。
二、选哪个国家性价比最高?
看预算和时间!手头宽裕的选英美,一年制硕士节省时间,但学费生活费加起来起码30万起步;预算有限的话,马来西亚、泰国部分高校学费不到10万,还能中留服认证。欧洲的德国、法国公立大学免学费,但得学小语种。划重点,别光看排名,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比如学商科首选英美,学技术看看德国。
三、需要辞职才能读吗?
不用!现在很多海外高校开设在线硕士项目(比如美国伊利诺伊理工、英国利物浦大学),或者 hybrid 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平时上网课,偶尔寒暑假出国集中上课。有些项目甚至允许全程国内完成,拿的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样。不过,部分国家要求出境时间,比如英国一年制硕士至少待满180天,提前问清楚学校要求。
四、语言成绩不够怎么办?
两种情况,要么冲分,要么换赛道。雅思6分以下、托福80分以下的,优先考虑中文授课项目(例如新加坡部分私立大学、韩国中文MBA),或者学校内测替代语言成绩。有些学校还提供“语言班”,比如澳洲高校的预科课程,但会延长毕业时间。偷偷说一句,东南亚国家英语要求普遍低,雅思5.5也能申到不错的学校。
五、申请材料怎么准备最省事?
核心就四样,本科成绩单、工作证明、推荐信、个人陈述。成绩单找母校教务处开英文版,工作证明让单位盖章写明职位和年限。推荐信别迷信“大牛教授”,找直属领导或行业前辈更实在。个人陈述重点突出“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和“工作经验如何帮助学习”,少写假大空的理想。
六、毕业难度大吗?
比国内非全硕士轻松!海外在职硕士大多以课程作业、小组项目为主,毕业论文要求灵活。比如英国授课型硕士只需完成毕业论文,不要求发表期刊;美国部分项目用实践报告替代论文。但别想着“水过去”——考勤、作业按时交是底线,遇到较真儿的教授也可能挂科。
七、证书含金量会被质疑吗?
关键看两点,学校是否受教育部认可(查中留服官网名单)、项目是否有正规资质。只要学校在教育部备案,毕业后能做学历认证,考公、落户、评职称都管用。警惕“免考保录”的野鸡大学——交钱就能拿证的,大概率是坑。
八、怎么平衡工作和学习?
提前和单位沟通!利用碎片时间,通勤听课程录音、周末集中写作业。选课时间灵活的项目,比如晚上或周末开课的在线课程。实在忙不过来时,适当延长学制(比如1年变2年),多数学校允许延期毕业。
九、奖学金好申请吗?
在职硕士奖学金机会少,但可以试试,一是企业赞助(尤其国企或外企有员工进修计划),二是学校早鸟优惠(提前半年申请减免10%学费),三是第三方奖学金(比如行业协会、留学基金会)。
十、中介机构有必要找吗?
如果信息检索能力强,自己diy完全没问题。重点看学校官网的admission要求,直接邮件联系招生办。嫌麻烦的可以找中介,但一定确认对方做过头认证项目,合同里写明“不录取全额退款”。别信“保录名校”的噱头——GPA2.0申哈佛,中介也救不了你。
说一千,道一万补充一句, 交钱之前一定要参加学校官方说明会,或者联系在读学生打听真实情况。网上评价水分大,直接问毕业生“课业压力大不大”“老师负不负责”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