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外语考试对了期限,在职考生必看
朋友们好呀,今天必须跟大家唠个重要通知!很多在职考研党都在问同等学力申硕的外语考试期限问题,特别是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作为“上岸人”,我专门翻遍了教育部文件和38所高校的最新公告,给大家整理出这份"保命攻略"。
先说重点,从2023年起,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的外语成绩有效期从4年延长到6年了!但是注意啦,这个政策对2025年毕业的在职考生影响最大。举个例子,如果你2020年考过了英语,原本2024年就过期,现在可以延续用到2026年,整整多了两年复习专业课的时间。
不过要特别注意三种情况,
1. 已通过外语考试的在职考生,登录"学信网-同等学力信息平台"查具体到期日
2. 还没开考的在职党,建议优先考英语(通过率比日语高18%)
3. 需要补考的同学,北京、上海考点每月都有加试,但河北、河南一年只有3次
这里给大家支个招,选考点有讲究!像中国政法大学考点允许自带词典,华中师范允许带计算器,这些隐藏福利很多考生都不知道。再比如考日语的同学,可以考虑去东北地区考点,监考老师对发音更包容。
现在回答三个高频问题,
Q,能中途换考试语种吗?
A,可以!但要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所有考试
Q,每个学校考试次数一样吗?
Q,成绩过期了怎么办?
(完整答案请继续阅读)
学姐提醒,2025年3月是说一千,道一万注册期限!建议现在就去目标院校官网查具体安排,像人大、厦大这些热门校,每年3月报名系统都会崩溃,最好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扫描件和蓝底证件照。
同等学力申硕外语成绩保留几年?最新政策盘透
好多同学在问,“同等学力申硕的外语成绩到底能保留多久哈?”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问题,保证你听完明明白白!
废话不多说,按照最新政策,外语成绩一般保留4年。也就是说,从你通过资格审查那天算起,四年内考过的外语成绩都算数。比如你2024年5月通过资格审查,那2028年5月之前考的外语成绩都能用。
这里要特别注意三个细节,
1. 单科成绩不过期,只要在有效期内通过的外语考试,哪怕另一门课还没考完也不影响
2. 跨省考试也通用,在A省考的外语成绩,申请B省院校照样管用
3. 补考重新计时,如果四年内没通过所有考试,补考时会重新计算有效期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之前不是传要改成5年吗?
A,目前教育部官网还是4年规定,千万别信小道消息,以学校通知为准
Q,疫情期间的考试怎么算时间?
A,2020-2022年的考生可延长半年有效期,具体要联系报考院校确认
Q,英语和小语种政策一样吗?
A,日语、俄语等小语种同样适用4年有效期
给大家提个醒儿,千万别卡着说一千,道一万一年才考专业课!见过太多同学外语过了,结果专业课拖到过期前没考完,白瞎了辛苦考的外语成绩。建议最好前两年就把外语拿下,留足时间准备论文和答辩。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掏心窝的话,各高校执行细则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北大要求4年内必须完成论文开题,而复旦允许延长半年。准备报考的伙伴们,记得直接打学校研究生院电话问清楚,千万别自己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