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研究生必看!证监会新规这3类院校千万别碰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9 11:03:00

非全研究生必看!证监会新规这3类院校千万别碰

证监会的一纸文件在在职考研圈炸开了锅,很多准备报非全研究生的同学都在问,新规到底说了啥?哪些学校不能报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先说重点,证监会这次主要卡的是"免联考双证班"的学历认可问题。文件明确要求,证券基金从业人员报考MBA/EMBA/MEM等管理类专硕时,必须选择参加全国统考且颁发学历证的双证项目。这对咱们在职人士影响最大的有三类学校,

第一类,境外院校的免联考项目。比如某东南亚高校的MBA班,虽然宣传"免试入学、留服认证",但证监会新规不认这类学历作为报考分析师、基金经理的资格凭证。

第二类,校企合作研修班。某985高校和培训机构合办的"先入学后考试"班型,结业证+学位证的组合现在过不了证券从业资格审查。

第三类,超低分数线录取的院校。像去年某中部高校MPAcc专业录取线比国家线低30分,这类院校毕业生在基金从业注册时会被重点核查。

那在职考研er该怎么选学校呢?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看是否参加12月全国统考,二看毕业证编号是不是"1"开头(学历教育编号)。比如清华MEM、北大MPA这些传统项目依然稳妥,而部分院校的"先读后考"班型建议暂缓报考。

这里要我强调一点,现在有些机构打着"证监会认可"旗号招生,其实玩的是文字游戏。大家可以直接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最新公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办法》,里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2024年非全研究生必看!证监会新规这3类院校千万别碰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金融行业的认可度调查

前几年,不少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觉得"在职读的没啥含金量"。但这两年情况悄悄变了——特别是金融行业这种学历内卷的重灾区。某股份制银行HR私下说,"现在简历里非全硕士的比例明显增加,只要学校够硬,我们基本一视同仁。"

二、政策背书让"非全"翻身

2016年教育部改革是个分水岭。改革后非全研究生和全日制统一考试、统一划线,毕业拿双证(学历证+学位证),证书上只会标注"非全日制"字样。北京某985高校招生办老师透露,"我们金融专硕非全项目,录取分数线比全日制只低10分左右,考生质量越来越接近。"

三、金融机构的真实态度

走访上海陆家嘴多家金融机构发现,

1. 国有大行、券商总部,更看重第一学历+工作经验,非全学历能过简历关

2. 基金、投行部门,顶级机构仍偏爱全日制名校生,但中小机构接受度提升

3. 互联网金融公司,实操能力优先,学历类型反而不是重点

某私募基金经理直言,"我带的研究生里,非全的学生反而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上课带来的业务资源也更实在。"

四、“上岸人”的实战建议

1. 选对学校比学历类型更重要

金融圈认"圈子文化",中央财经、西南财经等专业院校的非全学历,有时比综合类985更吃香

2. 工作经验是硬通货

建议工作3年以上的从业者报考,某券商投行部副总说,"我们招的非全毕业生,普遍比应届硕士上手快2个月"

3. 专业选择要"接地气"

优先考虑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等实操性强的方向,避开理论性过强的专业

五、这些细节影响认可度

• 在读期间多考CFA、FRM等证书

• 主动参与导师的横向课题项目

• 尽量选择有校企合作培养计划的院校

• 毕业论文最好结合工作实际案例

现在很多金融单位的晋升机制里,非全硕士学历已经可以享受与全日制同等的加薪待遇。深圳某商业银行2022年内部文件显示,获得硕士学历的员工(无论是否全日制)均可申请管理岗竞聘。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