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专升硕vs非全硕士,在职考研“躲雷”诀窍(附真实费用清单)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24 09:35:26

两年,身边想提升学历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分不清专升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透这两条路,直接上干货。先说专升硕,这个最适合专科毕业满5年的朋友。现在像西班牙武康大学、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这些学校都有中文授课项目,学费从8万到15万不 ...

专升硕vs非全硕士,在职考研“躲雷”诀窍(附真实费用清单)

两年,身边想提升学历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分不清专升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透这两条路,直接上干货。

先说专升硕,这个最适合专科毕业满5年的朋友。现在像西班牙武康大学、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这些学校都有中文授课项目,学费从8万到15万不等。重点是不用参加联考,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就能入学,周末上网课不影响工作。但要注意,这类项目拿的是国外硕士学位,必须留服认证后才被国内认可。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咱们常说的"非全"了,这是正经的国内双证硕士。MBA、MPA这些热门专业,985院校学费基本在10万-25万之间,像EMBA更贵些。必须参加12月统考,这两年分数线水涨船高,去年管理类联考国家线都涨到175分了。不过毕业能拿学历证+学位证,适合需要落户加分或者国企晋升的朋友。

具体怎么选?我建议先看三点,

1. 学历背景,专科选专升硕,本科直接冲非全

2. 预算范围,8万以下考虑同等学力申硕,10万以上可以冲非全

3. 时间成本,工作太忙的选免联考项目,能保证学习时间的优先非全

帮朋友整理了个对比表(见下表),大家可以收藏备用,

项目类型 入学难度 学习方式 学费范围 证书类型 适合人群

学姐提醒大家,选学校要认准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可查的院校。去年就有学员报了野鸡大学,钱打了水漂。现在有些机构打着"保录取"旗号收高价,千万别信!正规项目都是要审核材料的。

专升硕vs非全硕士:在职考研避坑指南(附真实费用清单)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费用一览表

一、报考条件,先看看你符不符合门槛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和全日制基本一致,但有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1.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生,不管有没有学位证,只要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包括自考、成考、网教),都能报名。

专科生,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2024年9月入学前)可以报考,但部分专业(比如MBA、MPA)要求毕业满5年。

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已经拿到学位的话,可以直接报名。

2. 专业限制

医学、法律等特殊专业可能有额外要求。比如临床医学专硕,通常只接受本科对口专业的考生。

报考前一定要去目标院校官网查清楚,别光看“大概”。

3. 工作经验

管理类专硕(如MBA、MPA)明确要求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硕博毕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专业一般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但有相关经历会更占优势。

4. 报名流程

每年10月登录“研招网”填写信息,11月现场确认,12月底参加全国统考。

注意,部分院校会有提前面试(尤其是MBA),通过后笔试压力小很多,建议早关注!

二、费用明细,读下来到底要花多少钱?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比全日制高,但不同学校、专业差距很大。

1. 学费范围

普通专业,比如教育学、工程类,一年1.5万~3万元,3年总费用4.5万~9万元。

热门专硕,比如MBA、MPA,名校学费能到10万~30万(比如北大光华MBA学费42.8万,复旦泛海金融MBA49.8万)。

艺术类,比如中央美院,非全学费普遍在8万~15万之间。

2. 其他费用

教材费,每年500~2000元,有些专业会发电子资料,能省一笔。

考试费,初试每科50元左右(比如考两科约100元),复试费100~200元。

交通住宿,周末上课的话,异地学生可能要承担往返车费或短期租房费用。

3. 奖学金和补贴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没有国家助学金,但部分院校会设“优秀学员奖”,比如覆盖10%~20%学费。

有些企业会和高校合作,员工攻读对口专业时可申请补贴,建议提前和单位沟通。

三、哪些人适合读非全日制?

虽然条件放宽了,但别盲目跟风!适合的人群主要是,

在职党,想提升学历又不愿辞职,周末上课不影响工作。

行业晋升硬门槛,比如教师评职称、医生晋升、企业中层竞聘,学历是硬指标。

跨行转型,比如从行政转金融,读个相关专业的非全硕士能加分。

四、别上当提醒,这些细节容易踩雷

学校是否提供宿舍,大部分非全不提供住宿,异地生要提前规划。

证书标注“非全日制”,毕业证和学位证上会写“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与全日制相同。

专业是否支持定向就业,有些专业要求签定向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违约可能影响档案。

如果看完这些你心里有数了,赶紧收藏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盯紧10月报名时间!早准备材料,早联系导师,上岸几率更大!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