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联考的在职硕士真香?“上岸人”亲测,同等学力申硕比MBA简单多了
有学员问我,"老师,听说不用参加联考就能读硕士,这种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靠谱吗?难度是不是特别高?"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特别是和MBA、MPAcc这些专业对比着说,看完你就明白该怎么选了。
我明告诉你,同等学力申硕确实是目前在职人员拿硕士证最省劲的途径。咱们先看几个关键数据,全国每年有近10万在职人员通过这个方式拿证,单科成绩能保留四年,很多学校通过率能到70%以上。这跟要考管理类联考的MBA完全不一样,像中传、首经贸这些学校,每年都有大量上班族顺利结业。
具体难在哪?主要看三点,
1. 入学门槛,报名就能跟班学习,不用像考非全硕士那样卷笔试。但要求本科毕业满三年且有学士证,这点比部分免试入学的国际项目严格
2. 考试形式,全国统考就考两门(外语+学科综合),英语难度在大学四级左右,比考研英语简单一大截。我有个做会计的学员,每天通勤路上背单词,考了三次终于过了
3. 毕业要求,修满学分+通过统考+论文答辩。重点说下论文,现在查重率要求不超过15%,但导师会手把手教改稿,不像全日制研究生要自己硬憋
我强调一点想报名的朋友,选专业要看学校题库水平。比如法学选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学挑北师大,企业管理认人大,这些学校的研修班题库和统考契合度最高。千万别图便宜选不知名机构,去年有个学员报的野鸡班,对了发现学的根本不是统考内容。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扎心的事实,现在很多单位评职称,同等学力硕士证和全日制是同等效力。我表姐在医院工作,就是用这个证评上了副主任护师。所以别再纠结含金量,关键看能不能坚持学完。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必备的三大偷分技巧
技巧一,时间管理“三步走”,别跟难题死磕
考场上最怕的不是题目难,而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很多人因为纠结一两道题,导致后面会做的题没时间答。
1. 前10分钟,稳住心态,先啃“软骨头”
拿到试卷后,先快速浏览题目,把一眼能看出答案的题(比如完形填空的固定搭配、口语交际的日常对话)快速解决。这不仅能建立信心,还能为后面难题腾出时间。
2. 中间70分钟,主攻阅读和写作
阅读题分值高,但容易耗时间。建议每篇控制在15分钟内,先看题目再读文章,定位关键词(如人名、数字、转折词)。写作部分先列提纲,避免涂改,保证卷面整洁。
3. 说一千,道一万10分钟,检查+蒙题策略
如果还有没做完的题,先填答题卡,再根据选项规律蒙题。比如,完形填空的选项分布较均匀,可优先补全空白选项中出现较少的字母。
技巧二,词汇量不够?学会“投机取巧”
背单词是基础,但短时间内提升词汇量不现实。这时候需要“聪明背词”+“考场猜词”。
重点背高频词,
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尤其是动词、形容词)要优先掌握。比如,contribute(贡献)、significant(重要的)、economic(经济的)。
利用上下文“猜词义”,
遇到生词别慌,看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比如,“Although he was exhausted, he kept working.” 通过“although”的转折,能猜到“exhausted”是“疲惫”的意思。
作文“万能模板词”,
准备几组替换词,避免重复。比如“重要”不用“important”,改用“crucial”“vital”;“认为”不用“think”,换成“argue”“believe”。
技巧三,答题技巧“小心机”,能捞一分是一分
考试不仅是知识战,更是心理战。这些小细节能帮你多捡几分,
1. 阅读理解,答案藏在“首尾句”
段落的主旨大多在开头或结尾,细节题则关注数字、例子所在的句子。如果选项中出现和原文一模一样的词,小心可能是陷阱!
2. 翻译题,宁可简单,不要出错
复杂句子拆分成短句翻译,确保语法正确。比如,“他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作家。” 直接译成“He is not only a teacher but also a writer.” 比用高级句型更保险。
3. 作文“三段式”结构,
开头明确观点(1句),中间分点论述(2-3点),结尾个人觉得(1句)。比如谈“健康的重要性”,开头点题→分论点(身体好、效率高、心情好)→结尾呼应。
备考路上,方法永远比蛮干更重要。希望这三个技巧能帮你稳住心态,高效拿分。学姐提醒一句,真题一定要反复刷! 历年考点重复率很高,吃透真题就是最大的“偷分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