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现役士官读全日制研究生,这三点必须知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4 11:07:10

收到不少战友私信问:现役期间能不能考全日制研究生?单位会放人吗?毕业要不要补服役年限?作为带过三届军考辅导的老兵,今天说点大实话。 一、现役士官读研的硬性门槛 1. 服役年限:下士满3年、中士满2年(以2024年秋季入学为例,需在2023年12月前 ...

现役士官读全日制研究生,这三点必须知道

收到不少战友私信问:"现役期间能不能考全日制研究生?单位会放人吗?毕业要不要补服役年限?"作为带过三届军考辅导的老兵,今天说点大实话。

一、现役士官读研的硬性门槛

1. 服役年限:下士满3年、中士满2年(以2024年秋季入学为例,需在2023年12月前达到年限)

2. 单位审批:需要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盖章的《军队人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特别注意!指挥类专业士官每年审批通过率不足15%

3. 学历要求:必须已取得本科学历(专升本也行,但要求学信网可查的全日制学历)

二、选校别上当诀窍

建议优先考虑27所军队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这类院校有三大优势:

学费全免且保留工资待遇

可申请集中授课(每年寒暑假各集训45天)

毕业直接计入晋升考评加分项

如果报考地方院校,切记避开需要脱产学习的专业,推荐管理类联考(如MPA公共管理硕士),部分院校提供周末线上授课。

三、时间规划建议

以2025年9月入学为例:

2024年3月:向所在连队提交预申请

2024年6月:完成体检和政治考核

2024年9月:参加军队内部审核考试

2024年12月:参加全国统考

2025年4月:协调好执勤与复试时间

我强调一点:2023年起新增"服役表现量化评分",担任班长加3分,获三等功加5分,这些都能提高录取概率。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读研期间算不算军龄?

A:全日制学习期间暂停计算军龄,但工资照发,毕业后需补足学习时长的服役期

Q:能不能报考医学等特殊专业?

A:临床医学等专业需持有执业资格证,且必须签订毕业后继续服役5年的协议

建议有意向的战友现在就要做三件事:找教导员拿审批表模板、确认学历是否符合要求、开始复习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和逻辑部分。记住,报考系统每年只开放11月1日-10日这10天!

2024现役士官读全日制研究生,这三点必须知道

现役士官考研学费补贴政策最新捋清

一、谁能享受这个补贴?

首先得明确,不是所有现役士官都能申请补贴。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通过军队审批、报考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士官。简单说,就是你得先拿到部队的批准,考上地方院校的研究生班(非军事院校),才能享受学费补贴。

硬性条件:服役满规定年限(一般要求中级以上士官),且报考专业与岗位相关。

特殊情况:因公负伤、立功受奖的士官,条件可能适当放宽,具体要看单位规定。

二、补贴标准到底咋算?

补贴金额不是“一刀切”,主要分两种情况:

1. 全额报销:如果考的是全日制研究生,且单位同意脱产学习,学费一般由部队全额承担。但要注意,脱产期间工资可能会按比例发放,具体看单位政策。

2. 按比例补贴:非全日制研究生(比如在职攻读),通常报销学费的60%-80%,剩余部分自理。比如学费2万,最多能报1.6万,剩下的4千自己掏。

划重点:补贴上限一般不超过地方高校同类专业的学费标准。如果报的是“天价”MBA,超出的部分就得自己扛了。

三、申请流程分几步走?

1. 提前报备:打算考研的战友,一定要先打报告!通过连队或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报考理由和专业方向。

2. 参加考试:拿到审批后,安心备考。考上后,把录取通知书、学费清单交给单位财务或人事部门。

3. 提交材料:需要准备身份证、士官证、录取证明、学费发票,有的单位还要求签“学成后继续服役”的协议。

4. 等款到账:材料审核通过后,补贴会直接打到工资卡,一般分学期发放,比如每学期开学后1-2个月。

小提醒:不同部队的审批速度可能有差异,建议提前3个月开始走流程,别卡在deadline!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1. 专业不对口:如果报考的专业和本职工作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步兵士官去学艺术设计),单位可能直接驳回申请。

2. 私自报考:没拿到批准就偷偷报名,即便考上了,补贴也悬。严重的话还可能挨处分。

3. 发票搞丢:学费发票一定要保存好!丢了补开特别麻烦,还可能影响报销。

4. 中途退役:如果补贴到手后提前退伍,可能需要按比例退还部分费用,具体看签订的协议。

五、个人建议

1. 早规划,多沟通:别等到报名前才找领导,平时多和人事部门聊聊政策变化。

2. 选实用专业:优先考虑和军队技术岗位相关的专业,比如通信、工程管理,审批更容易过。

3. 盯紧时间节点:各单位集中处理申请的时间有限,错过可能就得等第二年。

政策是好政策,但关键得自己上心。流程虽然有点繁琐,但一步步来问题不大。战友们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直接找单位财务或教育科咨询,毕竟各地细则可能略有不同。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