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已有海外硕士如何二次深造?免联考MBA/MEM申请全门道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5 09:31:45

很多同学拿到海外硕士学位后,发现职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往往会考虑再读一个实用性更强的专业硕士。这种双硕士深造模式在北上广深职场人中尤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在职人员二次申请海外硕士的注意事项。一、哪些人适合二次申请?1. ...

已有海外硕士如何二次深造?免联考MBA/MEM申请全门道

很多同学拿到海外硕士学位后,发现职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往往会考虑再读一个实用性更强的专业硕士。这种"双硕士"深造模式在北上广深职场人中尤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在职人员二次申请海外硕士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适合二次申请?

1. 需要专业转型的从业者(如工程转管理岗申请MEM)

2. 原专业偏理论需补充实践(文科转MPAcc)

3. 企业高管需要提升管理能力(选择EMBA)

4. 特定行业资质需求(如MAud审计师)

二、申请核心优势:

1. 可免语言成绩:多数院校认可已有海外学历的英语能力

2. 免联考申请制:提供本科及硕士成绩单即可

3. 学分转换机会:部分基础课程可申请免修

4. 弹性学制:1年制项目居多,支持远程授课

三、费用详解(以热门专业为例):

英国MBA:£25,000-£35,000(可分期支付)

澳洲MPA:AU$38,000(提供校友优惠)

新加坡MEM:S$28,000(含实习安排)

美国EMBA:$45,000(企业推荐可减免15%)

四、避坑攻略:

1. 警惕"保录取"项目:中留服不认证的野鸡大学

2. 注意课程设置:确认有晚间/周末直播课

3. 核实认证情况:涉外监管网可查院校名单

4. 合理规划时间:建议选择异步授课模式

五、申请材料清单:

① 本科中英文成绩单

② 已获硕士学位证书

③ 工作证明(2年以上相关经验)

④ 推荐信(建议直属上级+行业专家)

⑤ 个人陈述(重点说明深造动机)

需要我强调一点的是,像MPAcc、MLIS这类专业硕士,部分院校会要求提供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建议提前6-8个月准备申请材料,避开年底的申请高峰期。

已有海外硕士如何二次深造?免联考MBA/MEM申请全指南

海外硕士申请第二硕士学位注意事项

一、先搞明白:人家让不让你读?

1. 国家政策得查清楚

不同国家对二硕的态度天差地别。比如英国,官方规定二硕的专业方向要和第一个硕士“有明显区别”,不能重复学类似内容;而美国、加拿大相对宽松,只要学校愿意录,基本没问题。建议先上目标国家移民局官网查学生签证条款,别自己瞎猜。

2. 学校有没有隐形门槛

有些学校虽然不明说,但实际很少录二硕学生,尤其是排名靠前的院校。建议直接发邮件问招生办:“你们是否接受Second Master’s Degree申请?”如果对方回复积极,再往下准备。

二、材料准备:别直接照搬一硕那套

1. 成绩单别偷懒

哪怕你一硕成绩很好,申请二硕时也建议重新找学校开官方成绩单。特别是想转专业的同学,成绩单上相关课程的成绩要突出(比如你一硕学传媒,二硕想申计算机,本科有数学课成绩不错就标出来)。

2. 推荐信找对人

别再用本科教授的推荐信了!二硕申请最看重你的学习表现,优先找一硕的导师或专业课老师写推荐信。如果已经工作,可以加上雇主推荐信,但内容要和你申请的专业相关(比如你申数据分析二硕,推荐信就重点提工作中用到的数据分析技能)。

3. 个人陈述(PS)得换思路

千万别套用一硕的PS模板!重点解释两点:

为什么已经有了硕士学历还要再读一个? 比如:“一硕学习期间接触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希望系统学习生物信息学知识来解决XX问题”;

两个专业之间如何互补? 避免让学校觉得你在“重复投资”,要强调“1+1>2”的效果。

三、时间规划要卡准点

1. 毕业时间衔接问题

比如英国硕士通常9月毕业,如果想无缝衔接同年9月入学二硕,得提前和学校确认能否在入学前补交毕业证。保险起见,建议预留3-6个月空档期,利用这段时间实习或准备语言考试。

2. 签证会不会卡壳

重点注意!英国规定同一个学历等级(比如硕士)的课程,总学习时间不能超过2年(苏格兰地区除外)。如果你一硕已经在英国读了1年,二硕最多只能再读1年,选专业时别挑那种1.5年制的课程。

四、钱的问题现实点

读二硕的花销不比第一次少,尤其如果换国家的话,生活费可能差异很大。举个真实例子:有个同学一硕在德国(免学费),二硕申了伦敦某校,结果光是房租就比之前贵了3倍。建议提前做好对比:

学费:有些国家二硕学费和首硕一样(比如澳大利亚),有些会按国际生标准收费(比如美国部分州立学校);

生活费:提前查清楚城市物价,用Numbeo这类网站对比超市价格、交通费。

五、专业选择讲究策略

1. 跨专业申请要“有迹可循”

比如你一硕读的是教育,二硕想转市场营销,最好提前修过相关网课(Coursera证书也行),或者有教育机构的市场推广实习经历。

2. 优先选同一国家的学校

如果一硕在英国,二硕继续留英,不用重新适应教育体系,还能用之前的银行账户、医疗保险等,省很多琐事。而且部分学校会给校友申请二硕减免申请费(比如华威大学常给校友打7折)。

亲情提示一句:二硕绝不是“备胎选项”,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见过有同学跟风申二硕,结果开学两个月就后悔,觉得课程内容和想象差距太大。建议提前联系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问问课程设置、作业量这些细节,比官网介绍实在多了!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