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发几个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很多同学在后台问我:"老师哈,全日制读研毕业到底给几个证哈?是不是跟网上说的那样都有双证?"今天我就把这事彻底讲明白,保证你看完再也不迷糊!
先上结论: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统一颁发双证!记住这三个重点:
1. 双证指的是毕业证+学位证(硕士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2. 不管学硕专硕都一样
3. 跟非全的唯一区别就是证书上标注的学习方式
这里要特别注意几个常见误区:
(1)专业误区:别听人说MBA、MPAcc这些专业硕士没双证,只要是全日制都一样
(2)报考方式误区:同等学力申硕才拿单证,全日制都是统招统考
(3)时间误区:现在没有单证全日制了,2017年改革后都统一了
我整理了2024年最新数据表格对比:
项目 | 全日制 | 非全 | 同等学力 |
---|---|---|---|
毕业证 | ✅ | ✅ | ❌ |
学位证 | ✅ | ✅ | ✅ |
学信网可查 | ✅ | ✅ | ❌ |
应届生身份 | ✅ | ❌ | ❌ |
关于证书含金量,说句实在话:现在体制内招聘基本都认全日制双证,但有些私企可能更看重学校层次。不过要注意,个别单位会看证书编号区分全日制和非全,这个在考编时一定要确认清楚。
说一千,道一万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三个建议:
① 想拿应届生身份考公考编的,必须选全日制
② 担心学费的可以看看全日制学硕,很多学校都有奖学金覆盖
③ 报考前一定要上学校官网查最新招生简章
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和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一、入学门槛一样,但上课时间差得远
非全和全日制都得参加全国统考,分数线一样,卷子也一样。说白了,想混个文凭?门儿都没有!都得老老实实考试。最大的区别在于上课时间:
全日制: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和本科一样住校,适合没工作的人
非全日制:周末上课/寒暑假集中授课,平时还能上班挣钱
举个真实例子:我表弟去年考上某985非全,每周六早上6点赶高铁去学校,周日晚上再回来,比上班还累——但工资照拿,学费也赚回来了。
二、毕业证上会标明“非全日制”
虽然都是双证,但非全的毕业证会直接印着“非全日制”四个字。不过别慌!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全日制和非全证书法律效力相同。但现实情况是:
国企、事业单位招聘时,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
私企更看重实际能力,很多HR压根不细看证书类型
考公务员时,90%的岗位两种学历都认
三、学费和奖学金差距大
非全的学费普遍比全日制贵2-3倍。比如某重点大学金融专硕:
全日制:2年4.8万
非全日制:2年12万
更扎心的是,非全一般不提供宿舍、没有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名额也少得可怜。不过很多单位有学历补贴政策,比如银行系统读非全,能报销70%学费。
四、社会认可度在变化
前几年非全确实被歧视,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接受。特别是:
1. 医生、教师等需要评职称的行业,有双证就能用
2. 互联网大厂更看重项目经验和技能
3. 北上广深落户政策一视同仁
去年认识个做程序员的哥们,非全毕业后跳槽到某大厂,工资翻了倍——人家根本没问是不是全日制,直接考算法题。
五、适合人群完全不同
选全日制的情况:
应届毕业生没工作
想转行换专业
打算继续读博
选非全日制的情况:
体制内需要提升学历
企业中层晋升卡学历
已有稳定工作不想辞职
有个特别现实的现象:现在很多非全班级里,坐着的都是公务员、医生、教师。他们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评职称或者保住岗位。
六、别忽视隐形优势
非全有个隐藏福利:同学都是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读研期间认识的同学,可能比学到的知识更值钱。比如认识个做工程的,读非全时和同班做建材生意的同学达成合作,第二年项目流水直接多出300万。
亲情提示下:如果打算读非全,最好提前和单位确认是否认可。有些单位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内部晋升时可能更倾向全日制。不过话说回来,学历只是敲门砖,最终还得看个人本事。见过全日制毕业在家待业的,也见过非全毕业当上高管的——路怎么走,关键还得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