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在职硕士必看!国外文献整理的5个笨方法,MBA/EMBA论文一次过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9 13:34:44

一同事发现,每年有73%的在职硕士生卡在论文的国外文献环节。作为带过200+在职学员的论文指导老师,今天手把手教你5个土方法,连非全的MBA学员都能轻松搞定文献关。一、找文献别只会用知网1. 学校VPN藏着宝藏:登录高校图书馆的Elsevier、Springe ...

在职硕士必看!国外文献整理的5个笨方法,MBA/EMBA论文一次过

一同事发现,每年有73%的在职硕士生卡在论文的国外文献环节。作为带过200+在职学员的论文指导老师,今天手把手教你5个土方法,连非全的MBA学员都能轻松搞定文献关。

一、找文献别只会用知网

1. 学校VPN藏着宝藏:登录高校图书馆的Elsevier、Springer资源库,用"在职硕士""MBA"等关键词+限定年份搜索

2. 谷歌学术高级搜索技巧:输入"filetype:pdf 行业关键词 site:.edu",比如"MBA case study site:.edu"

3. 冷门但好用的工具:ResearchGate找作者要原文,SemanticScholar看文献关系图

二、整理文献的笨办法

1. 用Excel建文献台账(模板见图)

编号 核心观点 可引用处 适用章节
001 领导力三要素 P12 第三章

2. 手机备忘录记录碎片灵感:看到文献随时语音记录"这个模型适合EMBA案例分析"

3. 纸质文献标注法:用不同颜色便利贴标记"可直接引用""需转述""存疑"

三、常见三大坑

1. 文献年份太老:管理类文献选近5年,经典理论可放宽到10年

2. 翻译软件直接搬运:把英文摘要机翻后一定要对照原文改3遍

3. 文献堆砌不分析:记住"引用1句话+分析2句话"的黄金比例

四、写作偷懒模板

"XXX(2022)在《XXX》中指出_____(直接引用),这与本研究中_____现象高度吻合(分析),但不同于_____的情况(对比),可见_____(结论)。"

五、格式避雷诀窍

1. 英文文献姓在前名在后:Smith J.K. 要写成Smith, J. K.

2. 会议论文要标注[C]:千万别和期刊论文搞混

3. DOI号必须带超链接:用学校要求的文献管理软件自动生成

在职硕士必看!国外文献整理的5个笨方法,MBA/EMBA论文一次过

在职硕士论文查重率高的5个雷区,附降重技巧

在职读研的朋友们最头疼的除了工作和学习的平衡,就是论文查重了。辛辛苦苦熬夜码字,结果一查重复率超标?问题很可能出在这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一、直接复制粘贴参考文献

很多人觉得“引用文献标明出处就没事”,结果查重照样飘红。因为系统可不管你是不是标注,只要连续13个字重复就算抄袭。比如某段话你原封不动抄了某本书的观点,哪怕加了脚注,照样算重复。

降重技巧

把原文观点拆解成自己的话,比如“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效率提升”改成“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优化内部流程”。

把长句切短,或者合并短句。比如“A学者指出,员工满意度与绩效呈正相关(A,2020)”可以改成“根据2020年某研究,员工干得越开心,工作成果反而更好”。

二、案例分析全靠抄企业年报

不少同学写案例喜欢直接搬运上市公司年报内容,比如某公司营收数据、组织架构。但年报是公开资料,早被查重库收录了,抄得越多重复率越高。

正确操作

用图表替代文字描述:把财务数据做成折线图,旁边用自己话分析趋势。

结合内部访谈:比如引用对某部门主管的采访内容,这类一手资料查重库根本没有。

三、文献综述当“裁缝”

文献综述部分最容易踩雷。有人把10篇文献的摘要拼在一起,看似逻辑通顺,实则全是别人的话。去年有个学员文献综述部分重复率直接冲到40%,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实用方法

用“观点对比法”:写“关于绩效考核,张XX(2018)强调量化指标,而李XX(2020)认为应侧重过程管理”。

加过渡句:比如“综合来看,现有研究在XXX方面尚未形成共识”,把零散内容串联成自己的分析。

四、专业术语照搬不误

管理类论文经常出现“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这类术语定义。但教材里的标准解释早被查重系统记录在案,连续多字重复照样算抄袭。

破解妙招

名词解释后马上举例:“比如SWOT分析,就像我们公司去年拓展市场时,先罗列了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

中英文混用:首次出现时写“KPI(关键绩效指标)”,后文直接用KPI。

五、问卷内容直接放正文

把20道问卷题目全贴在论文里?大忌!问卷题目多是标准化表述,比如“您对目前薪资的满意度: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这些内容重复率极高。

正确处理

只展示关键题目:选3-5个核心问题放在附录,正文用“问卷包含组织氛围、薪酬福利等5个维度”带过。

转化数据形式:把选择题结果转化成百分比饼图,文字部分重点写结论分析。

别忘了:降重不是改语序!

见过有人用翻译软件把中文转成英文再转回来,结果句子根本读不通。还有个学员把“提高员工积极性”改成“让上班族更有干劲”,虽然重复率降了,但答辩时被导师批评用词不专业。

真正有效的降重一定是内容重构:

1. 案例换成自己单位的真实事例

2. 理论部分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

3. 多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本次调研显示”等个性化表达

亲情提示大家:查重前务必用学校指定系统自查,某宝5块钱的查重和知网结果可能差20%!如果第一次查重超标,别急着删内容,先看重复部分集中在哪个章节,有的放矢修改效率更高。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