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函授本科与免联考申硕的避坑真相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1 15:35:48

工作五年想提升学历,函授本科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选哪个?作为从业八年的在职教育规划师,今天给大家说点大实话。一、函授本科的三类人最适合:1. 中专/高中学历的宝妈:像苏州王姐,34岁超市收银员,三年半拿证只花8600元2. 体制内评职称的:河南某县公务员一同 ...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函授本科与免联考申硕的避坑真相

"工作五年想提升学历,函授本科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选哪个?"作为从业八年的在职教育规划师,今天给大家说点大实话。

一、函授本科的三类人最适合:

1. 中专/高中学历的宝妈:像苏州王姐,34岁超市收银员,三年半拿证只花8600元

2. 体制内评职称的:河南某县公务员一同事,用函授本科成功评上副科

3. 想考教资但专业不符的:杭州李老师专科学前教育,函授汉语言文学后考编上岸

二、免联考申硕的五大真相:

1. 学费不是越贵越好:某985高校EMBA要38万,但XX大学MPA才4.8万

2. 报名时间有讲究:今年某高校MEM提前到10月15日截止

3. 论文答辩卡最严:去年某校MPAcc通过率仅68%

4. 上课方式要问清:有的MBA周末线下,有的全程直播

5. 单位不认怎么办:提前查"学信网"标注的"非全日制"

三、“上岸人”的血泪教训:

1. 别信"“抱过”"机构:北京小王花6万买证,结果学籍都查不到

2. 注意服务期限:有些学校规定5年内必须完成答辩

3. 选导师要趁早:某高校MEM热门导师提前半年就被预定

4. 论文查重有新规:今年起要求低于15%(去年是20%)

别忘了2025年新变化:

函授本科增加30%线下课时

部分院校MEM开始考数学

5所高校停招MPAcc非全

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科目可能增加

建议收藏这张对比表:

项目 函授本科 同等学力申硕
最快拿证时间 2.5年 3年起
考试难度 入门级 考研难度
适合人群 基础薄弱 有学位证需求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函授本科与免联考申硕的避坑真相

函授本科报考最容易踩的五个坑

一、盲目跟风选学校/专业

很多人觉得“名气大的学校肯定好”,或者看朋友报什么自己就跟风。结果要么选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完全不搭,要么学校压根不在正规招生名单里,对了学历不被认可。

“躲雷”建议

先明确自己提升学历的目的(比如考公、评职称、转行),再针对性选专业。

上教育考试院官网查学校资质,认准“备案”和“学信网可查”的院校。

别光看名气,有些冷门院校通过率更高,更适合在职备考。

二、轻信““抱过””“免考”的鬼话

有些机构为了拉人报名,张嘴就是“不用考试”“一年拿证”,甚至承诺“挂学籍也能毕业”。这种话千万别信!函授本科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免试政策有严格条件),学习期间也有网课、作业和期末考试。

“防坑”建议

凡是承诺““抱过””的机构,直接拉黑。

主动联系学校官方继续教育学院,核实招生政策。

警惕低价“绊子”,学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多半后期会乱收费。

三、错过报名时间/流程错误

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没搞清报名时间,或者材料没备齐,错过一年一次的报考机会。还有人自己填错信息,导致审核不通过。

别上当建议

盯紧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一般8月底到9月初报名。

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学历证明、工作证明(异地报考需要)。

自己不会操作的,找正规函授站老师协助,但全程要亲自核对信息。

四、以为“交钱就能躺平”

有人觉得报了名就万事大吉,平时不学不考,结果临近毕业发现学分不够,论文没写,甚至被学校清退。函授虽然学习形式灵活,但该刷的课、该考的试一样不能少。

别上当建议

每周至少抽出3小时学习,别攒到期末突击。

主动加班级群,关注学校平台通知,错过考试只能等补考。

论文提前准备,别拖到答辩前两周才开始熬夜赶工。

五、被“隐形费用”坑到肉疼

除了学费,有些机构会额外收“服务费”“资料费”,或者毕业时突然要交论文指导费、答辩费。前期不问清楚,后期只能吃哑巴亏。

“躲坑”建议

报名前要求机构列出所有费用明细,最好签进合同。

学费按学年交到学校官网,别一次性转账给个人。

遇到乱收费,保留证据直接向学校或教育局投诉。

亲情提示一句:函授本科从报名到毕业一般要2.5年,中间但凡踩一个坑都可能延迟毕业。做好功课,选对渠道,该花的精力一点不能省,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