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张雪峰手把手教调剂:全日制/非全/在职考研必看避坑攻略(附MBA/EMBA捡漏技巧)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2 09:22:55

收到太多私信问全日制调剂失败能不能转非全在职考研有没有捡漏机会,我特意翻看了张雪峰近3个月20场直播,结合去年帮表弟调剂上岸的经历,给童鞋们儿说点实在话。先说3个血泪教训:1. 去年我表弟考某211全日制MPAcc,差2分过线,愣是盯着全日制调剂群,结 ...

张雪峰手把手教调剂:全日制/非全/在职考研必看避坑攻略(附MBA/EMBA捡漏技巧)

收到太多私信问"全日制调剂失败能不能转非全""在职考研有没有捡漏机会",我特意翻看了张雪峰近3个月20场直播,结合去年帮表弟调剂上岸的经历,给童鞋们儿说点实在话。

先说3个血泪教训:

1. 去年我表弟考某211全日制MPAcc,差2分过线,愣是盯着全日制调剂群,结果错过隔壁双非院校非全的补录通知。

2. 认识个姐姐在银行工作,非盯着985MBA调剂,其实她条件完全够得上某财经院校的EMBA提前批。

3. 最坑的是有人听说"免联考"就交钱,结果读出来才发现是单证,考公考编根本不认。

现在说重点:调剂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家底

考管理类联考的(MBA/MPA/MEM等)特别注意:34所自划线院校常有调剂名额,像去年武汉大学EMBA对了补录了8个

应届生想转非全的:注意!现在很多学校要求提供在职证明,但像华东师范的MLIS接受应届生读非全

分数擦线的:重点关注B区院校和新增硕士点,比如去年新批的应急管理大学MPA专业

第二步:备齐材料

除了常规材料,重点准备:

1. 工作证明(哪怕是兼职):某些院校MEM调剂会优先考虑有工程经验的

2. 英语证明:四六级过了的赶紧找证书,申请国际MBA项目能用上

3. 推荐信:找单位领导写比找教授更管用,特别是报EMBA的

第三步:捡漏时机

记住3个关键时间点:

调剂系统开通第3天下午(常有学校临时放名额)

复试结束后24小时内(被刷下来的抓紧)

五一假期前后(很多在职考生会放弃非全名额)

对了说个大实话:别瞧不起非全,我同事去年调剂到某985的MPA非全,现在单位竞聘照样加分。但如果是为考编,建议优先选双证项目,单证的同等学力申硕慎选。

张雪峰手把手教调剂:2024全日制/非全/在职考研必看避坑指南(附MBA/EMBA捡漏技巧)

张雪峰:这些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最容易调剂

一、为啥今年非全调剂更容易?

先说大环境。这两年不少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扩招趋势明显,尤其是一些应用型学科。但部分考生对非全的认知还停留在“含金量低”“上课麻烦”的旧观念里,导致一些院校的实际报到人数低于招生计划。再加上今年考研人数增速放缓,学校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反而会在调剂环节给出更宽松的政策——比如降低复试分数线、简化材料审核流程。

二、重点关注的5类院校

根据张雪峰的提示和往年调剂数据,下面这几类院校的非全专业最容易“捡漏”:

1. 地方性重点大学

比如河南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的MBA、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专业。这类学校在本省认可度高,但外地考生关注少,经常需要二次调剂。有个去年上岸的学员透露,广西大学非全法律硕士去年调剂复试比只有1:1.2,过国家线的基本都收了。

2. 行业特色高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的电气工程、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这类专业非全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定向培养,全日制考生调剂时反而容易因为“有专业基础”被优先考虑。尤其推荐考工学290分左右的考生试试。

3. 新开设非全专业的院校

今年天津工业大学新增了人工智能非全专硕,南京邮电大学开了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方向。新专业头两年普遍存在“信息差”,很多考生不知道这些选项,竞争压力小。建议多翻翻学校官网的“招生动态”栏目。

4. 异地办学点的院校

注意那些在二三线城市设分校区的高校。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非全计算机技术,去年调剂录取最低分比本部低了15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的电子信息和软件工程专业,今年调剂名额预计超过30人。

5. 往年有大量调剂记录的院校

直接参考历史数据更靠谱: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机械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药学)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材料工程)

这些学校几乎每年非全都招不满,复试更看重工作经历而非笔试分数。

三、调剂实操建议

1. 别光盯着名校

很多双非院校的非全教学质量并不差,比如广东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成都理工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导师团队和当地企业合作紧密,反而能提供实践资源。

2. 主动联系研招办

打电话时别问“有调剂名额吗”,我就直接说:“老师您好,我一志愿XX大学XX专业,总分XX,有X年XX行业工作经验,是否符合贵校XX非全专业的调剂要求?”报关键信息让老师快速判断。

3. 准备材料突出职业背景

非全导师最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附上工作成果证明(项目报告、获奖证书)、单位推荐信,甚至直接带着简历去复试现场,比空谈“科研兴趣”管用得多。

4. 把握时间节点

重点关注4月10日-25日这个阶段,很多院校会在这个时间段开放二次调剂。有个小技巧: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刷新研招网,这两个时间点学校更新信息最频繁。

亲情提示大家,非全调剂同样看重“速度战”,看到符合条件的院校立刻提交申请,别等所有备选都看完再决定。今年调剂系统允许同时填报3个平行志愿,建议采取“1冲+1稳+1保底”的策略,最大程度抓住上岸机会。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