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艺术类硕士“躲雷”门道:在职读研如何选校才能免联考?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15 13:15:47

有粉丝在后台留言:想读个非全艺术类研究生,但听说有的学校要联考,有的学费贵到离谱,到底该怎么选?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做平面设计的学员,报了某高校的非全视觉传达专业,结果入学后发现每周要上3天课,根本没法兼顾工作。这就是典 ...

非全艺术类硕士“躲雷”门道:在职读研如何选校才能免联考?

有粉丝在后台留言:"想读个非全艺术类研究生,但听说有的学校要联考,有的学费贵到离谱,到底该怎么选?"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做平面设计的学员,报了某高校的非全视觉传达专业,结果入学后发现每周要上3天课,根本没法兼顾工作。这就是典型没做好功课踩的坑!其实选非全艺术硕士,关键看这3点:

第一看招生门槛。央美、国美这类顶尖院校基本都要求联考,但像北京服装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有自主招生的项目,凭作品集就能申请。建议工作5年以上的职场人优先选免联考院校,省下备考时间多接两个项目不香吗?

第二看学费区间。目前国内非全艺术硕士年费集中在3-8万,注意避开那些打着"国际认证"旗号收20万+的野鸡项目。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3年总费用12万,还送Adobe全家桶软件,性价比就很高。

第三看授课方式。靠谱的院校会把课程集中在周末或寒暑假,像广州美术学院还开通了线上直播课。我强调一点要避开要求全日制跟读的"伪非全"项目,去年就有学生被某985院校的非全专业录取,结果上课时间跟上班族完全冲突。

咨询最多的还有同等学力申硕这条路。虽然不用入学考试,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本科毕业满3年且有学位证,二是最终只能拿单证。适合那些急需提升学历评职称,又没时间备考的在职人员。

说到毕业难度,非全艺术类硕士比MBA这类专业严格多了。去年某211院校的油画专业淘汰率高达37%,主要原因就是学员没按时完成毕业创作。建议选择与自己工作领域相关的方向,比如室内设计师选环境艺术设计,既能积累作品又不耽误工作。

对了给大家列个选校清单:

免联考院校:南京艺术学院(需作品集+面试)

性价比之选:湖北美术学院(年费2.8万)

特色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方向有企业合作课题)

避雷院校:某中部地区985院校(非全课程设置与全日制完全相同)

非全艺术类硕士避坑指南:在职读研如何选校才能免联考?

非全日制艺术类硕士报考条件及院校推荐

一、报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 学历要求

大部分院校要求考生拥有本科学历(含应届毕业生),部分院校接受专科毕业满2年且达到同等学力的人员报考。注意!个别顶尖艺术院校可能要求本科阶段为艺术相关专业,跨专业的同学要提前确认目标院校的具体政策。

2. 工作经验

非全日制硕士通常面向在职人员,但艺术类专业对工作经验的要求相对灵活。比如,设计类、影视类专业可能更看重作品集和实践经历,而非严格的工作年限。

3. 专业背景

跨专业报考需谨慎!虽然政策允许,但部分院校会要求加试专业基础课(如素描、艺术理论等)。建议提前联系导师或招生办,确认是否需要额外准备。

4. 考试要求

初试:参加全国统考,科目一般为政治、英语二、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

复试:包括专业面试、作品集展示、实操考试等。作品集是重中之重,务必提前半年打磨!

二、哪些院校值得重点关注?

1. 中央美术学院

优势专业:设计学、油画、雕塑、实验艺术。

非全特色:周末授课为主,导师团队多为行业大咖,资源对接强。适合想深耕纯艺术或高端设计领域的人群。

报考提醒:作品集要求极高,建议提前参与院校开放日或工作坊,增加熟悉度。

2.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优势专业:国画、书法、建筑艺术、跨媒体艺术。

非全特色:课程侧重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适合对传统文化创新感兴趣的同学。

学费参考:约5-8万/年,学制3年。

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优势专业:信息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

非全特色:依托清华综合学科优势,鼓励跨领域合作。适合想走“艺术+科技”路线的职场人。

上课时间:每月集中授课1-2次,外地学生可协调线上+线下模式。

4. 南京艺术学院

优势专业:动画、音乐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非全性价比:学费亲民(约3-4万/年),地域资源丰富,尤其适合华东地区考生。

招生偏好:重视实践能力,有行业获奖经历或项目经验的考生优势明显。

5. 上海戏剧学院

优势专业:舞台美术、影视导演、艺术管理。

非全亮点:与上海影视、戏剧产业紧密联动,提供大量实习和项目机会。

适合人群:想在演艺圈或文化管理领域晋升的从业者。

三、报考前的小提议

1. 早准备作品集:别等到报名才开始攒作品!日常多积累创作,按报考方向分类整理。

2. 盯紧招生简章:每年9-10月各校发布最新政策,重点关注考试科目、加试要求、导师名单。

3. 跨专业提前补课:如果本科非艺术类,建议报个短期培训班恶补基础技能,比如手绘、软件操作等。

4. 联系导师有技巧:通过邮件或院校公开课接触意向导师,礼貌展示自身优势,切忌群发套话。

亲情提示一句,选学校别光看排名,重点考虑地理位置、学费、课程设置是否贴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想进互联网大厂做设计,优先选一线城市院校;预算有限的话,南京艺术学院这类地域强校也是好选择!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