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考研必看:在职备考资料+985院校避坑诀窍(附最新学费表)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1 13:59:28

在自习室遇到好几位30岁左右的职场人,桌上摆着《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考研英语二》,一问都是准备考非全研究生的。今天我就把这两年帮同事整理备考资料的经验,以及各院校招生政策的变化给大家说透。备考资料准备分三块:1. 公共课: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别死磕高数,重点看 ...

非全考研必看:在职备考资料+985院校避坑诀窍(附最新学费表)

在自习室遇到好几位30岁左右的职场人,桌上摆着《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考研英语二》,一问都是准备考非全研究生的。今天我就把这两年帮同事整理备考资料的经验,以及各院校招生政策的变化给大家说透。

备考资料准备分三块:

1. 公共课: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别死磕高数,重点看应用题和概率统计。英语二要备好近十年真题,某宝20块就能买到带明细的版本

2. 专业课:MBA要重点看《管理学原理》,MPAcc得吃透《中级财务会计》。有个取巧办法——直接找目标院校打印店买历年期末试题

3. 加分材料:工作获奖证书要原件扫描,项目经历按STAR法则整理(背景-任务-行动-结果)

重点说说院校选择:去年某985突然取消EMBA周末班,导致很多在职考生被迫跨省上课。建议重点关注三点变化:

授课方式:中科大MEM新增直播课,适合经常出差的

学费涨幅:武大MBA今年涨到18.8万,华科仍保持15万

招生偏好:同济MEM偏爱有工程背景的,哪怕你只是项目经理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专科毕业能报吗?

A:中南大学MBA接受专科毕业满5年的,但要加试两门专业课

Q:免联考靠谱吗?

A:只推荐教育部留服中心可查的中外合作项目,比如北理工-雷丁MBA

Q:复习时间怎么安排?

A:每天通勤时间刷APP背单词,周末集中做套题。重点突击数学选择题和英语阅读理解

我强调一点:2024年起多所院校调整招生政策,比如川大MPA取消预审面试,北大MEM增设人工智能方向。备考资料要及时更新,别用三年前的旧教材。

对了说说掏心窝的话:非全考研最怕信息滞后。有个银行工作的朋友去年备考某211MEM,临报名才发现要单位出具定向培养协议,差点错过截止时间。建议大家加三个备考群:目标院校官方群、专业交流群、本地考生群,实时掌握最新动态。

2024非全考研必看:在职备考资料+985院校避坑指南(附最新学费表)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详解

一、报考条件:先看自己符不符合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属于“统招统分”,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不过,报考条件会根据专业不同有细微差别,主要分两类:

1. 普通专业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有无学位都能报);

专科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算起);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特殊说明:部分管理类、教育类专业可能对工作经验有额外要求,比如要求本科毕业3年或专科毕业5年。

2. 管理类联考专业(如MBA、MPA)

这类专业门槛稍高,除了学历还要看工作年限:

本科毕业需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专科毕业需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硕士或博士需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注意!

党校学历、海外学历需提前认证;

部分院校对专科生有附加要求,比如发表论文、加试专业课等,建议提前查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二、报考流程:按时间线走准没错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流程和全日制基本一致,分六大步骤,时间线拉满一整年:

1. 选学校、定专业(3-6月)

先明确目标!建议结合三个原因:

职业规划:比如想进体制内,优先选MPA;想转行金融,可以考虑金融专硕。

院校实力:985/211院校竞争激烈,但资源多;普通院校分数线低,上岸更容易。

地理位置:尽量选本地或周边院校,方便周末上课。

小技巧:多翻翻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重点关注学费、上课方式(线上还是线下)、往年分数线。

2. 网上报名(10月)

每年10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填报志愿。注意几点:

只能报1个学校、1个专业;

信息填写务必准确(尤其是身份证号、学历证书编号);

报名成功后生成“报名号”,一定要截图保存!

3. 现场确认(11月)

带上身份证、学历证、户口本(或工作证明)去指定地点核验材料,采集照片。这两年很多省份改成了“网上确认”,但流程不变,需上传清晰的材料照片。

4. 初试笔试(12月底)

考试科目分两类:

普通专业:考4门,政治、英语、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管理类联考专业:考2门,管理类综合(数学+逻辑+写作)、英语二。

划重点:考前一周打印准考证,提前订好考点附近的酒店,别卡点儿!

5. 复试调剂(次年3-4月)

初试过线后,院校会组织复试,通常包括:

专业课笔试:考专业知识;

综合面试:问职业规划、专业理解等;

英语口语:简单自我介绍或话题讨论。

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可以申请调剂到其他院校的非全专业,但需满足调剂条件(比如专业相近、分数线达标)。

6. 录取入学(次年9月)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学校要求交学费、签定向就业协议(部分院校要求),然后开启周末上课、边工边读的生活!

三、“躲坑”诀窍:这些细节别忽略

1. 学费差距大:非全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管理类专业可能高达10万+/年,提前做好预算。

2. 不提供住宿:绝大多数院校不安排非全学生住宿,异地报考要考虑通勤成本。

3. 证书标注“非全日制”:毕业证和学位证会注明学习方式,但法律效力与全日制相同,考公考编不受影响。

4. 提前联系导师:部分院校复试前允许邮件联系导师,主动展示优势能加分。

四、常见问题答疑

Q:非全日制研究生能考博士吗?

A:当然可以!只要有硕士学位,符合院校要求就能申请。

Q:工作太忙,能延长学习年限吗?

A:大部分院校允许延期毕业,但需额外交学费,具体看学校规定。

Q:非全研究生能享受个税抵扣吗?

A:可以!毕业后凭学籍信息,在个税APP申请“继续教育专项扣除”。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心里有底了?赶紧收藏好攻略,对照自己的条件准备起来吧!如果还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