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只是招收本地生,大部分院校面向全国招生,户籍和生源地不限制。不过部分专业因上课方式(如周末集中授课),外地生报考需考虑通勤成本,但学校不会明文规定只招本地生。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每年都有不少省外学生报考,录取时和本地生同标准。
中山大学的MBA非全日制项目全国招生。某浙江考生说,他在上海工作,报考了中大MBA,周末飞广州上课,两年里没因户籍被区别对待,录取分数和本地生一样。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程管理非全日制也招外地生。
某湖南工程师说,他选的项目允许每学期集中2周上课,不用每周跑广州,外地生占比近三成,和本地生一起上课没差异。暨南大学的会计学非全日制不限制生源地。
某江西会计说,她报名时只提交了工作证明,没要户籍材料,审核老师说“只要能按时上课,哪里的都能报”。
文科类专业更欢迎外地生。像教育学、法学非全日制,多线上线下结合授课,某湖北教师说,她报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线上课占60%,一学期只去广州2次,外地生比本地生还多。理工科实践类专业外地生较少。
土木工程、临床医学等需现场实操,某广西医生说,他报的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非全日制,要求每周到医院见习,外地生很难坚持,班里外地生只占10%。校企合作项目可能倾向本地就业者。
和广州企业合作的专业,如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某江苏职员说,他因在广州分公司工作才报考,班里多是本地企业员工,但学校没限制非本地就业者报考。
报名时不查户籍。某安徽考生说,他报考时填的户籍是安徽,系统没提示异常,审核材料里也不用交户口本,只看学历和工作证明。部分专业会问工作地。
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面试时老师可能问“能否按时上课”,某重庆考生说,他如实说“每月飞两次”,老师没反对,只提醒“别缺课太多”。
录取后不限制迁户。某河南考生说,他录取后没迁户口,学校没提要求,毕业时户口还在老家,和本地生毕业证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