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自考专升本后读研,选全日制还是在职?这5个关键点必须看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2 09:47:21

很多自考专升本的同学问我:老师,我现在有本科学历了,想继续读研该选全日制还是在职?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纠结。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看完你绝对能找到方向!第一关:时间成本对比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脱产学习,周一到周五都要上课。小王去年考上某985全日制硕 ...

自考专升本后读研,选全日制还是在职?这5个关键点必须看

很多自考专升本的同学问我:"老师,我现在有本科学历了,想继续读研该选全日制还是在职?"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纠结。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看完你绝对能找到方向!

第一关:时间成本对比

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脱产学习,周一到周五都要上课。小王去年考上某985全日制硕士,现在每天跟着导师做实验,寒暑假还要去企业实习,根本没时间兼职。而在职研究生一同事,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上网课,两年时间工资一分没少拿。

第二关:经济账怎么算

全日制学费一般每年8000-1.5万,加上生活费,三年下来至少10万打底。在职研究生虽然学费贵些(比如MBA普遍8-15万),但不用辞职哈!像做会计的小李,读在职MPAcc期间工资照拿,公司还报销70%学费。

第三关:证书含金量

全日制拿双证(学历+学位),在职研究生分两种情况:非全硕士也是双证,同等学力申硕只有学位证。但我要说句实在话,现在很多单位招聘,只要学信网能查到的都认。国企工作的刘姐,去年用非全硕士学历评上了中级职称。

第四关:考试难度差异

全日制要参加12月统考,初试考4门,复试还要面试。去年某211院校会计学硕士报录比32:1。而在职的MEM、MPA这些专业,很多学校过国家线就能进复试,特别是提前面试拿到优秀的考生。

第五关:未来发展选择

想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建议选全日制,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但要在企业晋升,其实工作经验更重要。制造业主管老陈读了在职EMBA,去年刚升了总监,公司更看重他的管理经验。

对了说句掏心窝的话:要是家里没经济压力,又想换行业,果断选全日制;要是工作稳定想提升,在职研究生绝对是性价比之选。别听网上那些瞎比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考专升本后读研,选全日制还是在职?这5个关键点必须看

自考专升本考研必看:这3类院校最容易上岸

第一类:专业强但名气小的“双非”院校

很多人考研盯着985、211,但这些院校分数线高、竞争大,对自考背景的同学来说压力不小。其实,不少“双非”院校(非985、非211)在某些专业领域实力很强,甚至超过部分名校。比如,某些理工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师范类院校的教育学专业,行业内认可度高,但报考热度低,录取分数线也更友好。

为什么推荐?

专业资源集中,导师团队有行业经验,就业不输名校;

竞争小,复试淘汰率低,尤其对跨考或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友好;

部分院校为吸引生源,会提供奖学金、住宿等优惠政策。

Tips: 多关注学科评估排名,选择专业排名靠前但学校整体名气一般的院校。

第二类:地理位置偏远的“宝藏院校”

北上广深的院校人人都想挤,但像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一些院校,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报考人数少,反而容易上岸。比如某些B区(考研国家线分区中的二类地区)院校,国家线比A区低10分左右,调剂机会也更多。

为什么推荐?

国家线门槛低,过线就能进复试;

调剂名额多,万一初试成绩不理想,还有二次机会;

生活成本低,适合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

注意点: 这类院校适合不追求一线城市资源,更看重学历提升的同学。如果未来想在家乡发展,选择本省或邻省的偏远院校更划算。

第三类:招生人数多的“大户院校”

有些院校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大,特别是专硕方向,比如工商管理(MBA)、教育硕士等。招生名额多,意味着平均到每个考生的竞争压力小。部分院校扩招趋势明显,甚至连续几年增加录取人数。

为什么推荐?

报录比高,比如某院校某专业招50人,报考200人,比只招10人却有150人报考的院校更容易上岸;

调剂空间大,这类院校通常有多个相关专业,院内调剂机会多;

备考信息透明,历年真题、导师信息更容易获取。

如何找? 直接看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对比近三年录取人数变化,优先选择扩招明显的专业。

说一千,道一万的小提议:

1. 提前联系导师:尤其是自考背景的同学,主动发邮件介绍自己,表达读研意愿,能增加印象分;

2. 关注“冷门专业”:同一院校内,冷门专业(如哲学、农林类)可能比热门专业分数线低很多;

3. 合理评估自身实力:别盲目冲高分院校,确保初试过线才是关键。

希望这份攻略能帮你找准方向!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