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青岛读非全研究生能落户吗?最新政策拆解(附MBA/MPA报考建议)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23 14:07:17

有学员在后台问:老师,我在青岛工作5年了,想报个非全研究生提升学历,听说能帮忙落户是真的吗?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青岛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那些事儿。根据青岛2024年人才引进政策,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申请落户:1. 就读院校需在青岛人才引进目录内(包含青 ...

在青岛读非全研究生能落户吗?最新政策拆解(附MBA/MPA报考建议)

有学员在后台问:"老师,我在青岛工作5年了,想报个非全研究生提升学历,听说能帮忙落户是真的吗?"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青岛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那些事儿。

根据青岛2024年人才引进政策,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申请落户:

1. 就读院校需在青岛人才引进目录内(包含青大、海大、山科大等12所高校)

2. 选择非全日制培养方式的专业硕士(MBA/MPA/MEM等管理类联考专业均可)

3. 在读期间需在青岛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

要注意的是,同等学力申硕和免联考的国际硕士项目暂时不能享受落户政策。建议优先考虑本地办学点,比如中国海洋大学的MPA周末班,青岛科技大学MEM的集中授课班,这些都能边工作边读书。

具体办理流程分四步走:

① 入学后向学校申请在读证明

② 持劳动合同+社保证明到人才服务中心

③ 填写《人才引进申请表》

④ 等公安部门审核(约20个工作日)

这里要我强调一点:不同区县政策有细微差别。比如西海岸新区对MEM专业有额外补贴,市南区则要求社保基数不低于6000元。建议先打12345转人才引进窗口咨询最新细则。

关于学费问题,本地院校的非全研究生性价比很高:

青岛大学MBA 6.8万/2.5年

山东科技大学MPAcc 4.5万/3年

中国石油大学MEM 8万/3年

相比北京上海动辄20万的学费,青岛的学费算是非常亲民了。不过要注意,部分院校要求一次性缴清学费才能开具在读证明,这对在职人员可能有点压力。

说一千,道一万给准备报考的伙伴三点建议:

1. 尽量选青岛本地高校,政策支持力度更大

2. 避开7-9月申报高峰期(审核周期会延长)

3. 保留好每月社保缴纳记录原件

在青岛读非全研究生能落户吗?2024年最新政策解读(附MBA/MPA报考建议)

青岛在职研究生学历可以积分落户吗?

一、青岛积分落户的学历加分规则

青岛的积分落户政策里,学历确实是个“加分项”。根据最新规定,持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都能按不同层次加分。比如:

大专学历加10分

本科学历加20分

硕士及以上学历加30分

这里有个关键点:在职研究生学历能不能加分,得看有没有“双证”。如果你读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拿到的是学位证+毕业证(学信网可查),那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硕士学历能加30分。但如果是只有学位证的单证在职研究生(比如以前的同等学力申硕),这个学历在积分落户里是不算分的。

二、在职研究生加分要注意啥?

1. 选对报考方式:现在国家认可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参加统考,毕业拿双证。如果想靠学历加分落户,一定要选这种。

2. 提前准备时间: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要读2-3年,加上报名、考试的时间,建议至少提前3年规划。

3. 社保不能断:青岛积分落户要求连续缴纳社保,读研期间如果换工作,一定要协调好社保衔接。

三、学历加分怎么操作?

准备好这些材料去申请加分:

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原件

学信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在青工作单位的劳动合同和社保记录

现场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员会核对系统信息,一般10个工作日内就能加上分。如果是在读期间申请,可以用学信网的学籍验证报告先加10分(按本科算),等拿到毕业证再补满30分。

四、除了学历,这些分也能攒

想稳妥落户,光靠学历可能不够。青岛积分落户总分达到100分才有资格申请,其他加分途径可以搭配着来:

年龄不超过45周岁(+10分)

在青岛有房(+30分)

连续每年交社保(最高+30分)

做志愿者、献血等(最高+10分)

比如小王有硕士学历(30分)+30岁(10分)+3年社保(15分)+租房(10分),总分已经65分,再考个技能证书(比如中级职称加20分)就够线了。

五、常见问题答疑

1. 国外在职硕士能加分吗

需要先做学历认证,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通过的硕士学历同样加30分。

2. 自考研究生算不算

只要是学信网能查到的研究生双证,自考、成考、网络教育都认可。

3. 夫妻俩能一起加分吗

如果配偶也是研究生学历,可以各自单独申请,但不能重复计算。

在青岛读个正规的在职研究生,确实能给落户加分。但千万记得选双证项目,别被一些机构忽悠报了不靠谱的班。打算走这条路的朋友,建议先去青岛市人社局官网查最新政策,或者直接打电话咨询,毕竟规定有时候会微调。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