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职读摄影硕士闭坑秘诀,非全研究生学费表更新了
【上海摄影非全研究生最全拆解】
一同事跟你唠唠嗑,好些朋友私信问上海摄影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重点说三件事:哪些学校能报、学费怎么算、哪些人适合读。
先划重点——2024年上海有摄影非全的学校就三家:上海戏剧学院、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戏今年学费涨得猛,两年制从4.8万涨到6.2万,不过人家课程确实硬核,周传基教授的工作坊课值回票价。同济主打"理论+商业摄影",适合想往广告行业发展的,有个校友直接进了奥美当视觉总监。
别忘了“躲雷”三点:1. 别信"免联考“抱过”"的机构,去年虹口区就端了个假中介窝点;2. 上课地点要确认清楚,有学员报了名才发现实训基地在青浦郊区;3. 同等学力申硕的注意,必须修完32个学分才能参加统考,杨浦区王姐就吃过这个亏。
说到适合人群,这三类人读着最划算:影楼老板想提升商业审美、新媒体公司视觉主管、35岁以下想转行的。静安区的李姐就是典型,开儿童摄影工作室的,读研后把客单价从988提到了2588,还搞起了摄影研学营。
对了给个实在建议:周末要跑课室的准备好通勤装备,像同济嘉定校区的地铁11号线早班车,7点20那趟肯定有位子。备个轻便三脚架,老师经常突然布置外拍作业。
上海非全日制摄影硕士招生条件最新摸透
一、哪些学校招非全日制摄影硕士?
目前上海地区开设非全日制摄影硕士的高校主要有两所: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两所学校各有特色——
上戏侧重影视摄影与视觉艺术实践,课程里会涉及灯光设计、影像叙事等内容,适合想往影视行业发展的同学。
上师大更偏向摄影理论与文化研究,比如摄影史、影像批评这些课程,适合喜欢学术研究或教育方向的考生。
其他综合类院校如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摄影相关专业多为全日制,报考前一定要去官网确认最新的招生简章。
二、硬性条件:学历、工作年限怎么算?
1. 学历门槛
基本要求是本科毕业(包括自考、成考等国家承认的学历),部分院校接受专科毕业满2年按同等学力报考,但可能会加试专业课。
专业背景不限!无论是学理工科还是文科,只要对摄影有兴趣都能报,这点特别友好。
2. 工作经验
非全日制硕士主要面向在职人员,但不强制要求工作年限。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录取的学生都有1-3年相关经验,比如从事平面设计、媒体行业,或是独立摄影师。面试时如果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或项目经历,会更有优势。
三、软性条件:作品集和考试考什么?
1. 作品集准备
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学校一般要求提交10-20张摄影作品,注意三点:
主题明确:别把风光、人像、静物全混在一起,挑一个方向深入展示,比如专门拍城市建筑或纪实类。
技术+创意兼顾:既要体现构图、用光等基本功,也要有个人风格。比如用双重曝光表达情绪,或者通过后期处理强化主题。
附文字说明:每张作品用50字左右解释创作思路,别写“这张是在外滩拍的”这种废话,重点说你想表达什么概念。
2. 笔试和面试
笔试主要考摄影理论基础,比如名词解释(什么是“决定性瞬间”?)、简答题(数码时代对摄影行业的影响)。平时多看看顾铮、苏珊·桑塔格的书。
面试会围绕作品集展开,老师可能问:“你为什么用黑白表现这个主题?”或者“如果重新拍这组照片,你会改进哪里?”回答时保持真诚,别硬套理论术语。
四、学费和上课时间
学费区间:每年2万-3.5万元,上戏略高于上师大。
上课方式:周末授课为主,部分课程可能集中在寒暑假。比如上戏会安排连续两周的实践工作坊,带学生去实地拍摄。
学制:2.5-3年,毕业论文或毕业创作二选一。建议在职的同学提前规划时间,避免和工作冲突。
五、“老江湖”的实用建议
1. 提前联系导师:官网查导师研究方向,选和自己兴趣匹配的,发邮件时附上作品集和简短自述,增加印象分。
2. 关注政策变化:比如2023年起,部分院校取消英语四级硬性要求,改成复试时加试英语口语。
3. 利用本地资源:上海有很多摄影展、讲座,比如西岸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多去蹭活动,面试时能聊出亮点。
亲情提示一句:非全日制硕士的学位证和全日制效力相同,但毕业证会标注“非全日制”,报考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如果是为落户加分,建议先查上海最新的人才政策;如果纯粹想学技术,周末上课的模式确实挺适合边工作边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