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皱眉头,心里打鼓,这玩意儿靠谱吗?别是交钱就能混个证吧?但你还真别不信,现在赶着读这个的人可不少,这里面的门道,估计好多人都没弄明白。
先说说这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怎么来的,可不是你随便填个表交笔钱就能上的。
得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就是每年年底那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统考,跟那些天天在学校待着的全日制研究生考的是同一张卷子。
分数线也是统一划的,考上了才算数。
一旦被学校录取,就有了统招学籍,跟全日制学生一样,在教育部系统里挂号,属于正经的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历。
上课时间那是真灵活,不用天天早上挤地铁往学校赶。
一般都是周末集中上课,有的学校是月末放几天假集中授课,赶上特殊情况还能线上线下结合。
我认识个做互联网运营的姑娘,就是周末背着电脑去上课,平时该加班加班,工资奖金一分没少拿,学位还在慢慢攒,两不误。
只要在规定的年限里把该修的学分修够,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最后就能拿到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正经的双证,跟全日制一样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两个本儿。
而且这玩意儿可不是考进去就万事大吉了,上课点名、作业抽查、期末考试一样不少,挂科多了照样得重修,最后能不能毕业全看真本事,想混是肯定混不过去的。
其实从2016 年 12 月 1 日起,这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早几年可能还有人觉得它不正规,像是学校搞的创收项目,但自打那个时间点之后,国家正式把它纳入统招体系了。
说白了,就是考试难度、招生标准、培养要求,全跟全日制研究生看齐。
比如你想考 MBA,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的是同一套题,录取分数线也一样,甚至连上课的老师、用的教材都没差别。
这政策一出来,相当于给非全日制研究生正了名,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法律上的地位,跟全日制的完全一样,找工作、评职称、考公务员都认。
这变化可不是小打小闹,不光让研究生教育更规范了,更重要的是让社会上的人慢慢改变了看法。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前两年招人的时候,HR 还会特意问一句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现在根本不看这个,只看学校和专业对不对口。
我部门那个经理,就是边上班边读的非全日制 MBA,去年拿到证之后直接涨了两级工资,现在手下管着十来号人呢。
现在职场上想充电的人,不少都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当成首选。
毕竟辞职读研风险太大,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谁也不敢轻易断了收入来源。
非全日制这种模式,相当于给了个折中方案,既能保住工作,又能提升学历,难怪报名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那些还在嘀咕靠不靠谱的,不如去问问身边已经在读的人,他们的亲身体验可比道听途说靠谱多了。
以前大学毕业上班了,想再深造深造,总觉得没合适的路子,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不就来了嘛。
好多人搞不清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区别,其实简单得很。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学历教育,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都属于普通高等层次教育。
都得通过全国统考才能入学,都在统招统分计划里。
毕业之后,拿的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双证。
说白了,就学习方式不一样,一个是脱产在学校里天天上课,一个是灵活安排时间,不耽误上班。
而且这俩实行的考试招生政策、培养和毕业标准都一样,学历证和学位证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也相同。
别觉得非全日制就低人一等,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你想啊,对于咱们这些已经上班的人来说,想提升学历,又不想丢了工作,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不就是量身定做的嘛。
不用辞职,不影响收入,还能拿着跟全日制一样效力的证书,以后不管是升职加薪,还是想换个更好的工作,都多了个筹码。
以前可能还有人担心社会不认可,现在政策摆在那儿,跟全日制一视同仁,还有啥好怕的。
所以啊,越来越多的人挤着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没道理的。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给咱们这些想进步又放不下工作的人,铺了条实在的路。
别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啥偏见了,了解清楚了就知道,它是真能给人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
那些已经在读或者打算读的,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投入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