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瞄准2026非全研?这份入门攻略:考什么+怎么学+报哪类专业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10-24 08:57:05

从近两年的读研人数来讲,虽然都说卷学历没有用了,但并不影响申报的总人数的,所以非全研的报名人数依旧是很多的,要是各位也有这一项目,建议先看看下文,小编将针对于到底它考啥、怎么学、报啥专业为好来做个说明!

image.png

就从考啥来看的话,就专业类别要分两种情况说,管理类考2门,非管理类考3-4门;学习得抓碎片时间、刷真题练速度;专业优先选贴合职业的,比如想转管理选MBA,体制内选MPA。照着这三点准备,能少走不少弯路。

很对于考啥这一部分来做个全面的解析,可别要报名了还不知道都考啥!

最常见的是管理类专业,像MBA、MPA、图书情报这些,初试就考两门:管理类综合能力(管综)和英语二,总分300分。管综里藏着三部分:数学是初等数学,类似高中知识,没有高数,比如应用题、几何题,基础好的话上手不难;逻辑是全新内容,什么“假言命题”“削弱加强”,多刷题就能找到规律;写作有两篇,一篇找逻辑漏洞,一篇写议论文,不用背太多素材,结构清晰就行。

就英语的审查来讲,其实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主要考阅读、完形、翻译、写作,词汇量要求大概5500个,多背高频词就行。阅读占分最高,得学会定位原文找答案,翻译是英译汉,基本都是简单句,不容易丢分。

反之另外的一大类别就是非管理类专业了,考试的内容就多些,比如教育学、医学这些,初试考3科: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这一部分中也是有工科类的专业特殊的,可能是会考4门课程的,像是计算机技术,就得考4科,多加一门专业课,像程序设计、工程力学这些,具体看学校要求。

通过了初试,后续要进行的就是复试,复试也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一般考专业基础笔试、综合素质面试,还有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注意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同等学力考生可能还要多考两门本科课程。

image.png

再来说一下到底咋学才真的能帮助到自己吧!

现在到2026年8月算基础阶段,得先定好专业和目标院校,最好选2-3个,分冲刺、适中、保底的。每天抽半小时背英语单词,用APP刷就行,通勤时间正好利用起来。

另外的2026年9-10月是关键期,得盯紧研招网和目标院校官网,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这些都会出来,仔细看报考条件、考试大纲,别漏了关键信息。10月正式报名,填信息时“学习方式”一定要选“非全日制”,反复核对,错了改起来麻烦。

11-12月就是冲刺了,真题至少刷2遍,尤其是近10年的。

最后啊小编就想说咋选专业了,毕竟选不对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的!

目的要是想往管理岗走,优先选MBA(工商管理硕士),不管你是做技术还是行政,读MBA能补管理知识,校友资源也值钱,很多企业招聘管理岗都认这个专业。要是在体制内、事业单位,MPA(公共管理硕士)更对口,课程偏公共政策、行政管理,评职称、升职都有用,身边不少公务员都在读这个。

有技术背景的可以看MEM(工程管理硕士),主打“技术+管理”,适合互联网、房地产、基建行业的人,比如做工程的想转项目管理,读MEM再合适不过。

在职教师的话,学科教学类非全日制是首选,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方向都有,毕业能拿双证,评中级、高级职称时学历加分很明显,全国不少师范院校都招这个专业。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