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先明确告知各位,本身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执行相同政策标准,连命题、阅卷都用同一套体系,所以就2026考研难度来讲比去年难30%的说法是有些夸大的,详细的请看小编的介绍与说明!

2026考研难度是会比去年有所调整,但难度升级也仅仅是针对部分的专业,绝非是整个普遍的现象的!比如计算机、教育学等自命题改统考的专业,因命题范围扩大、报考人数激增,实际竞争烈度确实上升。但冷门专业或新增专业,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甚至因扩招略有下降。
各位考生也就是可以理解为,其实2026难度是否有变化,在于考试科目调整和专业热度这两个情况的,并非是肯定会增加难度的!
先就难度会提升的一部分来讲吧,小编也是建议这一部分要慎重选择的,这些专业要么改统考、要么加考硬核科目,使得报考门槛直接拉高。
计算机类是一大要注意的方向,多所头部院校把自命题改为全国统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涵盖四门课程,知识点密度比自命题高50%,往年自命题能考120分的考生,转考408可能只剩90分左右。
还需要各位慎重考虑的就是教育学这一大类了,部分院校自命题调整为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统考,统考卷题量更大、跨学科知识点更多,所以2026年竞争会相对激烈。

对于哪些考试科目变化不大的专业则是可以优先进行选择的,这些专业要么科目稳定,要么扩招明显,是性价比之选。
管理类联考专业最稳,初试仍考管综+外语,科目多年未变。虽然报考人数多,但命题规律清晰。
新增交叉学科机会多。这类专业刚招生时报考人数少,且部分院校暂不考数学,门槛相对友好。
医学技术等调整后趋稳的专业,统考卷虽难但复习资料成熟,只要吃透大纲,分数反而比自命题更可控。
对于哪些看似好像容易,但其实难度也不低的专业也要提高警惕的,有些专业表面没改科目,实则藏着隐性难度。
自命题科目“精简化”的专业要注意,比如西安工业大学逐步取消操作系统科目,只留一门自命题。看似少考一门,但剩余科目的考点会大幅细化,往年考“框架性知识”,2026年可能考“细节计算”,复习深度得翻倍。
取消小语种的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只考英语一,对英语薄弱的考生来说,相当于直接断了“用小语种突围”的路,难度变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