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浙大在职硕士1+1双证,免联考读国外名校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2 12:39:51

很多在职朋友都在咨询浙大这个国内+国外双硕士项目,今天我就把细节掰开了揉碎了讲。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参加全国联考!浙大和英国、澳大利亚5所QS前200高校合作,采用材料审核制入学。在职读1年浙大课程,再衔接1年海外院校线上课,毕业能拿国外硕士证和浙大 ...

浙大在职硕士1+1双证,免联考读国外名校

很多在职朋友都在咨询浙大这个"国内+国外"双硕士项目,今天我就把细节掰开了揉碎了讲。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参加全国联考!浙大和英国、澳大利亚5所QS前200高校合作,采用材料审核制入学。在职读1年浙大课程,再衔接1年海外院校线上课,毕业能拿国外硕士证和浙大结业证。

适合这三类人,

1. 工作5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想快速提升学历

2. 体制内需要评职称但考不过联考的

3. 企业主需要海外学历拓展业务的

注意三个关键点,

①专业选择有限,集中在MBA/MPA/MEM三个方向

②学费区间18.8-26万,含国内外课程

③英语要求低,部分院校接受大学英语四级

今年新增的诺森比亚大学项目特别火,主要因为支持全程网课。我表弟去年报的这个,他反馈每周就占用2个晚上+1个周末下午,作业都是小组共同完成。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双证里的"国内证"是结业证不是学位证,但配合留服认证的国外学位,完全够用。

浙大在职硕士1+1双证,免联考读国外名校

浙大国外合作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想读国际名校的硕士却担心出国成本太高?浙大与海外高校联手打造的硕士合作项目,这几年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不用踏出国门,既能拿浙大学位证,又能拿国外名校的学位证,这种“双保险”模式到底靠不靠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事儿。

一、项目到底牛在哪?

浙大这次合作的院校名单里,有英国爱丁堡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这些QS前50的狠角色。比如计算机专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办的项目,专业课直接由新国立的教授飞过来面授,实验室用的设备和新加坡校区都是同步更新的。去年毕业的小王说,“做毕业设计那会儿,凌晨三点给新国立导师发邮件,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修改意见,这响应速度比有些国内导师还快。”

课程设置也很有意思。像商科类项目会把国内的市场分析课和国外的品牌战略课打通来讲,教授们经常拿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案例做对比。最让同学们津津乐道的是企业实训环节,去年某快消品项目直接带着学生参与某国际品牌的中国区新品推广,从市场调研到落地执行全程跟下来。

二、哪些人适合报?

这个项目对英语要求确实不低,雅思6.5是硬门槛。不过有个隐藏优势,大三学生如果专业课成绩在年级前30%,可以先用六级成绩申请预录取。去年就有个机械工程专业的同学,六级520分拿到了有条件录取,后来考出雅思顺利入学。

费用方面算是性价比之选。以两年制项目为例,总费用大概在18-25万之间,比直接出国省了至少三分之一。特别要提的是,合作院校的奖学金是可以叠加申请的。去年有个姑娘同时拿到浙大的学业奖学金和合作院校的优秀生奖学金,两年下来学费基本没怎么花钱。

三、报名要注意哪些坑?

申请材料千万别马虎。除了常规的成绩单、推荐信,很多项目要求提交课程描述报告。有个同学之前自己翻译专业课内容,结果因为课程匹配度问题被拒。后来找教务处出了官方课程说明才通过审核。建议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材料,特别是需要公证的文件。

面试环节要准备点实在的。去年面试官就问过,“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浙大精神,你会选什么?”这种问题看着简单,其实在考察你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另外小组讨论时别当闷葫芦,有个男生因为太紧张没怎么发言,虽然笔试成绩很高还是被刷了。

四、毕业出路怎么样?

往届生的就业数据挺能打。2022届信息技术项目的毕业生,有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也有去华为2012实验室的。最让人意外的是有个女生带着项目期间做的智能家居系统创业,去年拿到了千万级融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说,合作项目学生特别受外企和出海企业的青睐,起薪普遍比普通硕士高15%-20%。

要是想继续深造,双学位证书申请海外博士确实有优势。去年有个读能源工程的同学,靠着浙大和代尔夫特理工的双硕士背景,直申到了剑桥的全奖博士。不过教授们也提醒,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在读研期间就要多发论文,合作项目的学术资源可比普通项目丰富多了。

报名通道一般在每年3月开放,建议提早关注学院官网。材料审核阶段如果收到补件通知,最好在48小时内处理完毕。去年有个同学因为补交材料晚了半天,差点错过截止时间。现在各项目都有招生咨询群,加群后记得把群昵称改成“姓名+专业”,有些重要通知会@特定人群。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