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医学非全读研?在职读研必看5大坑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4 12:06:46

医学非全读研?在职读研必看5大坑

很多医生朋友都在问,"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读?"作为从业8年的在职教育规划师,我用大白话给大家说点实在的。

首先得搞清楚医学非全的特殊性。和MBA、MPAcc这些专业不同,医学类非全招生院校少得可怜。全国只有协和、首医大等不到10所院校开设,每年招生名额基本不超过20人。去年有个三甲医院护士长,考了3年才上岸,学费倒是比全日制贵一倍,临床专硕普遍在6-8万/年。

重点来了!医学非全有三大特殊要求,

1. 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

2. 工作单位得是二甲以上医院

3. 每周要有完整2天脱产学习(很多医院根本不批假)

关于证书含金量,毕业拿的是双证(学历证+学位证),但注意!规培证是拿不到的。这就意味着想进三甲医院当临床医生,还是得规培3年。去年有个学员在县医院工作,读非全专硕升了副主任,但想跳槽市医院就被卡了规培证。

再说说报考误区。千万别信什么"免联考“抱过”班",医学类从来没有免联考项目。同等学力申硕倒是能拿学位证,但没有学历证,考职称的时候可能不认。去年某培训机构就因为这个被学员集体投诉了。

给三个实在建议,

① 已在二甲以上医院有编制的,读非全性价比高

② 想转临床岗位的,老老实实考全日制

③ 基层医疗工作者,优先考虑公共卫生MPH非全

医学非全读研?在职读研必看5大坑

医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最新盘透

首先得是正经身份

不是谁都能随便报的,最基本的要求就两条,中国公民身份,政治立场端正。港澳台的同胞想报考,得走专门的审核通道。至于遵纪守法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不能有犯罪记录,特别是别沾医疗行业相关的污点。

学历这块卡得严实

现在大部分医学院校要求本科起步,但分三种情况,

1.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最吃香,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这些对口专业毕业的,直接就能报

2. 专升本的朋友要注意,得有学位证才能算数

3. 大专学历的也不是完全没机会,但得工作满五年,还得在核心期刊发过论文

工作经历不能掺水

很多医院要求报考者至少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就因为工作证明上的时间差三个月,直接被刷下来了。特别是报专硕的朋友,必须拿出《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样少哪张都不行。

推荐信不是走过场

现在推荐信要两位副高以上专家亲笔签名,还得附上他们的职称证明。去年有个考生找了退休教授写推荐信,结果资格审核没通过,就因为退休专家的职称状态不符合要求。

考试内容有门道

初试除了全国统考的英语政治,专业课考试越来越贴近临床实际。比如某校去年的外科考题里,直接出了个急诊手术的决策分析题。复试时要考操作演示,有考生去年考心肺复苏,因为按压频率不达标被扣分,差点落榜。

材料准备要上心

新增了继续教育学时证明,要求近三年累计不少于120学时。有个考生准备了论文、奖项,偏偏漏了这个学时证明,材料审核阶段就被淘汰。现在所有证件不仅要复印件,还得带着原件现场核验。

报名时间别错过

今年大多数院校的网报时间定在8月25日-9月10日,比往年提前了一周。现场确认新增了人脸识别环节,戴美瞳的、化妆太浓的,小心机器识别不通过。

不同院校的具体要求还真不一样。比如南方某医科大今年新增了心理学笔试,北方某重点医学院则取消了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打算报考的朋友,一定得盯着目标院校官网,七八月份通常会出详细招生简章。

学姐提醒下,现在很多医院把在职读研和职称晋升挂钩,但要求必须专业对口。比如麻醉科的医生报临床医学硕士,可能就不符合晋升要求。选专业前最好先跟单位人事部门确认清楚。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