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全日制研究生

柳钢招全日制研究生,这五类人可报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4-14 14:50:44

柳州钢铁集团近日启动全日制研究生专项招聘计划,作为广西重点国企,柳钢此次招生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可享每月1800元生活补贴;二是明确优先录用冶金、材料、机械、自动化、环境工程五大专业考生;三是提供毕业后直接转正机会,硕士入职年薪 ...

柳钢招全日制研究生,这五类人可报

柳州钢铁集团近日启动全日制研究生专项招聘计划,作为广西重点国企,柳钢此次招生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可享每月1800元生活补贴;二是明确优先录用冶金、材料、机械、自动化、环境工程五大专业考生;三是提供毕业后直接转正机会,硕士入职年薪保底12万起。

不少网友最关心"非相关专业能不能报"。根据招生细则,柳钢特别注明,本科为上述五类专业、硕士跨考其他方向的,只要研究课题与钢铁生产相关,仍可报考。比如本科读冶金工程,硕士转管理学的,若论文涉及钢铁企业成本管控,就符合报考条件。

需要提醒的是,此次招聘仅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含在职、非全等培养方式。柳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解释,"生产线技术岗需要全天候跟班学习,培养周期长达2年,因此暂不开放非全日制通道。"对于想在职深造的技术人员,建议关注次年3月发布的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报名通道将持续开放至10月31日,需准备学籍验证报告、研究方向说明、本科成绩单三项材料。特别要注意的是,研究课题需提供导师签字确认的可行性报告,这是去年没有的新要求。

柳钢招全日制研究生,这五类人可报

柳钢研究生培养方案详解

说到柳钢的研究生培养,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钢铁企业搞教育,能行吗?”可别急着下结论,柳钢这些年在这块儿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他们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一聊,柳钢的研究生培养到底是怎么玩的。

培养模式,企业需求就是学习方向

柳钢的研究生培养,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啥学啥,缺啥补啥”。和普通高校不同,他们的课程设计直接挂钩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比如炼钢工艺优化、设备智能运维这些课题,学生不是光在实验室里模拟数据,而是直接跟着车间老师傅跑现场,记录真实生产数据,再拿回去分析改进。这种“问题从车间来,答案回车间去”的模式,学生毕业就能上手,企业也省了培训成本,两头都划算。

课程安排上,他们搞了个“3+2”结构——3个月理论学习,2个月项目实战,循环进行。理论课也不是照本宣科,比如《冶金过程控制》这门课,老师会直接拿上个月某个高炉的异常工况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有学生开玩笑说,“上课像在开生产例会,PPT里全是实时数据。”

导师团队,老师傅+高学历的“双保险”

柳钢的导师配置很有意思,每个学生配两位导师,一位是高校的教授,负责理论把关;另一位是柳钢的高级工程师,带着学生实操。比如去年有个搞连铸坯质量优化的课题,高校导师从材料结晶理论的角度提方向,而企业导师直接甩过来五年内的生产缺陷记录,“先把这800多条异常记录分类,再找规律。”这种组合拳打下来,学生既不会纸上谈兵,也不会盲目试错。

更实在的是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行不行,不是教授说了算,而是看方案能不能在车间落地。去年有个学生的课题是优化热轧线冷却水用量,对了答辩现场就在车间控制室,当着班组长们的面演示参数调整,省了5%的用水量,当场就被生产部门录用了。

实践资源,车间就是最好的实验室

别的学校拼设备高端,柳钢直接让学生用现成的生产线。他们的 实操部分分三档,基础操作(跟班熟悉流程)、专项改进(独立负责小课题)、综合攻关(参与公司级项目)。有个学生参与过焦化废水处理项目,从采样到调试全程跟进,后来在行业会议上分享数据,把几个设计院的人都惊着了,“你们学生连污泥沉降比这种细节都摸得门儿清?”

校企合作也玩得溜。柳钢和本地几家高校共建了“冶金仿真平台”,学生在电脑上就能模拟高炉炼铁全过程,参数调错了不怕炸炉,练熟了再上真设备。去年他们还搞了个“技术擂台赛”,把生产中的难点包装成赛题,研究生和老师傅同台竞技,对了获奖方案真被用到了2号转炉的改造里。

生活保障,吃住行全包,还能攒工龄

除了学习,柳钢对学生的生活安排也实在。宿舍就在厂区隔壁,上下班有通勤车,食堂饭菜和职工一个标准,每月还发实习补贴。最关键是,培养期间算企业工龄,毕业后如果留用,职称评定直接比别人少等两年。有学生算过账,“在这儿读三年,相当于赚了学费、拿了工资,还白赚三年工龄。”

现在越来越多学生发现,这种“贴着生产搞科研”的路子,反而比纯学术研究更容易出成果。去年柳钢研究生参与的6个工艺改进项目,全都转化成了实际效益,有个优化配煤的方案,一年就给公司省了三百多万。难怪有家长说,“孩子在这儿学了两年,回家说话都带着车间主任的范儿。”

所以哈,别看柳钢的培养方案听着不花哨,但胜在实用。从选题到毕业,每个环节都紧扣“能干活、干好活”这个目标。对于那些想扎扎实实学本事,又不愿意脱产读书的人来说,倒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