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必看,这8类非全研究生还能报,EMBA/MBA门槛最低
不少在职朋友问我,"现在考非全研究生还来得及吗?听说政策老变?"今天就跟童鞋们儿唠明白,现在市面上还能报考的8大类非全研究生,特别是工作5年以上的老职场,重点关注后三类!
第一类,管理类联考(最好考的)
MBA/EMBA,专科毕业5年、本科3年就能报,像北大光华EMBA学费72.8万,但云南大学MBA才6万
MEM工程管理,适合理工科背景,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方向
MPA公共管理,公务员首选,北师大MPA今年扩招30%
MTA旅游管理,文旅从业者的跳板,华侨大学有文旅融合特色班
第二类,专硕类(要考专业课)
MPAcc会计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接受非会计专业
MAud审计硕士,南京审计大学业内认可度高
MLIS图书情报,武汉大学招在职生,适合图书馆从业者
第三类,特殊通道(免统考机会)
同等学力申硕,先入学后考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最火
中外合办硕士,不出国拿双证,北京城市学院-华威大学项目值得关注
研修班申硕,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结业后可申请学位
重点说下报考窍门,
1. 管理类联考笔试只考两门(管综+英语二),国家线通常170分左右
2. 985院校提前面试别错过,面过了笔试过线就要
3. 今年新增乡村振兴专项计划,农业相关专业降10分录取
4. 工作证明要准备近3年社保+单位盖章,个体户可用营业执照
学费方面差异巨大,给大家列个参考,
MBA,6万(双非)~80万(清北)
MEM,8万~20万
同等学力,3万~5万
中外合办,15万~35万
学姐提醒三点,
1. 今年10月报名,错过等一年
2. 非全研究生毕业证和全日制一样,会标注"非全日制"
3. 想考公考编的,选双证项目(毕业证+学位证)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最新盘透
一、学历门槛,不是所有学历都能报
非全的学历要求分三档,大家对照自己的情况看,
1. 大专学历,必须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入学当年9月算)。比如2024年9月入学,最晚得2022年9月前毕业。
2. 本科应届生,部分专业允许本科没毕业就报,但多数要求拿到毕业证。比如管理类专业(MBA、MPA等)明确要求本科毕业3年以上。
3. 硕士/博士,已有更高学历的也能报,但同样要看具体专业限制。
注意,成人自考、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本科,只要学信网可查,都算数!
二、专业选择,别光看兴趣,得看“硬杠杠”
非全不是所有专业都敞开招。比如医学、法律这些对实操要求高的专业,可能会额外要求相关工作经验或资格证书。
举个例子,
报临床医学专硕,部分院校要求有医师资格证;
法律硕士(非法学)明确要求本科不能是法学专业。
建议,先上目标院校官网查招生简章,或者直接打研招办电话问清楚,别自己瞎猜。
三、工作证明,单位点头才算数
非全大部分专业要求“定向就业”,也就是说,
1. 报名时需要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2. 录取后要和学校、单位签三方协议;
3. 毕业原则上回原单位工作。
提醒,体制内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和领导沟通,避免考上后单位不放人。私企虽然灵活,但最好也留个书面证明,防止后续纠纷。
四、考试流程,和全日制一样“闯关”
别以为非全更容易!现在非全和全日制一样参加全国统考,
每年10月报名,12月底笔试;
过国家线后参加院校复试(笔试+面试);
最终按总成绩排名录取。
特别说明,管理类专硕(如MBA)考英语二+管理综合(数学、逻辑、写作),其他专业考政治、英语、专业课。具体科目以报考专业为准。
五、年龄限制,没有“一刀切”
很多人担心自己30多岁还能不能报。实际上,教育部从未规定非全的年龄上限。只要符合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40岁、50岁都能考。
但要注意,部分院校的奖学金、宿舍资源会优先给全日制学生,非全可能需要自费解决住宿。
六、特殊人群政策
1. 退伍军人,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初试可降分录取;
2. 支教、援疆等基层服务人员,部分院校有加分政策,最高加10分;
3.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提前申请资格验证,录取分数线单独划定。
七、避坑秘诀,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1. 盲目跟风热门专业,金融、计算机竞争激烈,分数线可能比全日制还高;
2. 忽略上课方式,非全有周末班、集中授课(每月4天),异地考生要算好交通成本;
3. 误信““抱过””承诺,任何声称交钱保录取的机构都是骗子!
学姐提醒大家,2024年非全报名时间预计在10月5日-25日,现在就该确定目标院校,开始复习了。报考材料提前准备,尤其是单位同意书和学历认证报告,别拖到对了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