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非全硕士砸20万真的值吗?附MBA/EMBA“躲雷”攻略

在职考研招生网

2025-05-04 08:59:09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非全硕士砸20万真的值吗?附MBA/EMBA“躲雷”攻略

"一姐妹,我在国企干了5年,领导说读个非全MPA能升职,但学费够买辆代步车了,这钱花得冤不?"这问题可算问对人了。咱们今天就拿小马扎嗑瓜子,把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点事唠明白。

一、20万学费到底买啥了?

以北大光华MBA为例,2024年学费36.8万,上课时间集中在周末。这笔钱除了买知识,更重要的是买圈子。上周我哥们刚分享,他读EMBA时同桌是某上市公司副总,现在俩人合伙搞了个新能源项目。但注意,像MEM、MPAcc这类工科专业,实操课占比大,更适合想深耕技术的人。

二、这三类人千万别碰非全

1. 月薪不过万的年轻人:某银行职员贷款读MAud,毕业后发现工资只涨了800,现在天天吃泡面还贷

2. 工作不满3年的菜鸟:去年某985的MLIS专业,8个应届生报名全被刷,教授直言"没工作经验听不懂案例"

3. 想换行业的跨行者:朋友花了23万读MTA,结果旅游行业现在只要25岁以下主播

三、2025年新规要避开这些坑

1. 小心"在职博士"圈套:现在除了同等学力申硕,正经博士都得全日制

2. 认准"非全日制"四个字:某机构打着"免联考硕士"旗号招生,毕业证根本不写"非全"

3. 看准上课地点:武汉某211的MEM突然把周末班改到郊区校区,通勤时间翻倍

四、这样选校稳赚不赔

1. 国企人首选MPA:参考人社局2023年文件,处级干部选拔明确认可双证非全

2. 私企管理层看MBA:挑有AMBA认证的学校,比如中欧、长江

3. 技术岗瞄准MEM:清华大学MEM毕业生平均薪资涨幅达41%

4. 财务人员选MPAcc:中央财经大学非全MPAcc考CPA可免考3门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要是图升职加薪,先找人事要份晋升文件;要是想混圈子,先查查校友名录;要是纯为学习,不如花几千报专业课。记住,值不值得不看学费,看你能不能把学费十倍赚回来。

2025年在职考研必看:非全硕士砸20万真的值吗?附MBA/EMBA避坑指南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哪个更适合你?

好多朋友在后台问我:想提升学历又不想辞职,非全和同等学力到底该选哪个?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这两种方式的真实情况。

先说非全日制研究生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在职研",周末上课不耽误上班。想读的话得先参加12月统考,和应届生考同一张卷子。去年有个做会计的朋友,边带娃边备考,英语刷了五遍真题,政治背到凌晨两点,说一千,道一万踩着国家线上了某双非院校。学费确实不便宜,管理类专业动辄十几万,普通专业也要3-5万/年。不过毕业能拿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考公考编都认这个。

再聊同等学力申硕

这个属于"先上车后补票",不用考试直接入学。我表姐在县医院当护士,报的临床医学专业,每周看录播课,三年花了2万多。但要注意的是,结业考试通过只能拿学位证,没有毕业证。适合那些单位明确要求硕士学位的,或者评职称差这一张证书的。

关键区别看这里

1. 入学难度:非全要过国家线,同等学力免试入学

2. 学习成本:非全学费贵但能贷款,同等学力便宜但没学历

3. 证书效力:非全双证学信网可查,同等学力只有学位证

4. 时间投入:非全2-3年固定学制,同等学力最长可延至5年

哪些人适合选非全?

体制内需要学历晋升的公务员

想转行需要跨专业背景的

应届生没考上全日制调剂的

哪些人适合同等学力?

教师/医生等职称评定急需学位的

私企老板需要镀金扩大朋友圈子的

单纯想提升专业知识的

去年有个开装修公司的老板,报同等学力就为认识高校教授,结果真接了两个学校翻新项目。还有个在乡镇中学的老师,靠这个硕士评上了一级职称,每月工资涨了800块。

选哪种还是要看自己兜里的钱、能挤出的时间、还有最迫切的需求。别光听机构忽悠,去学校官网查最新招生简章,直接打研究生院电话问清楚毕业要求。记住,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的选择。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