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研究生必看:这7个专业学费低好上岸(附“防坑”门道)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现在考非全研究生还值不值?""哪些专业不用脱产还能拿双证?"今天我就把2024年最新政策整理成干货,手把手教大家选到性价比高的专业。
先划重点: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有12个热门方向,但真正适合普通上班族的就这7个:
1. MBA工商管理(学费5-30万)
适合人群:企业中层/创业者
推荐院校:西南财经大学(12.8万)、中国农业大学(9.8万)
2. MPA公共管理(学费3-10万)
适合人群:体制内/事业单位
冷知识:北京师范大学MPA毕业可参与中央选调
3. MEM工程管理(学费6-15万)
新晋黑马专业,今年新增智能制造方向
注意:上海交大MEM要求有3年以上工程类工作经验
4. MPAcc会计专硕(学费4-12万)
别忘了:非全MPAcc也能考CPA,但上课多在周末
5. 法律硕士(学费3-8万)
今年新变化:允许跨专业报考
“躲雷”点:警惕宣称"“抱过”司法考试"的野鸡大学
6. 教育硕士(学费2.5-6万)
性价比之王,寒暑假集中授课
推荐院校: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7. 农业硕士(学费2-3万)
真正的低分洼地,国家线251分
但注意:部分院校要求有农林相关工作背景
重要报考建议:
① 今年新增"预报名资格审核",10月前务必完成
② 警惕"免联考硕士",正规双证都必须参加统考
③ 学费超过15万的建议选985院校,10万以下优选本地高校
帮学员整理了一份《2024非全研究生报考白皮书》,发现三个新趋势:农业硕士报考人数暴涨40%、部分211院校出现调剂名额、多地推出在职读研补贴政策。想了解具体信息的可以留言城市+专业,看到都会回复。
下个月就要开始网报了,建议大家重点关注院校的授课方式。比如武汉大学MBA今年新增"周末+直播"模式,更适合经常出差的上班族。记住选专业牢记三点:学费别超过年收入50%、通勤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优先选有提前面试的院校。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流程详解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属于统招学历教育,所以门槛不低。想报名,得先看看自己符不符合下面这几个硬性要求:
1.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生: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就行,应届生、往届生都能报。
专科毕业生:需要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研究生入学前),部分专业要求更久,比如MBA可能要求5年工作经验。
硕士或博士毕业生:这类人群可以直接报考,没有额外限制。
2. 专业限制
大部分专业对前置学历没有严格要求,比如教育学、工程管理、计算机等。但个别专业比如法律硕士(法学),会要求本科必须是法学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则相反,要求本科不能是法学专业。
3. 特殊人群要求
报考医学类、教育类等专业,部分院校会要求提供相关职业资格证或从业证明。
报考管理类专业(比如MBA、MPA),通常要求本科毕业3年以上,专科毕业5年以上。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全流程
搞清楚自己符合条件后,接下来就是按步骤操作了。整个过程可以分成5个阶段,咱们一步步说:
1. 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
选专业:优先考虑和现在工作相关的领域,或者未来想转型的方向。比如做财务的可以选会计硕士,做技术的可以考虑工程管理。
选学校:看学校知名度、地理位置(是否方便上课)、学费(非全学费普遍比全日制高)。建议多查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或者直接打电话问研招办。
2. 网上报名
时间:每年10月份(具体日期看研招网公告)。
入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注意点:
只能填一个志愿,所以选好再提交。
报名后记得缴费,否则报名无效!
3. 现场确认
时间:11月初到中旬,各地时间不同。
材料:身份证、学历证、户口本或工作证明(异地报考需要)。
流程:拍照、核对信息、签字确认。现在很多地方改成了网上确认,不用跑现场,更方便了。
4. 参加统考(初试)
时间:12月底说一千,道一万一个周末。
科目:
公共课:政治、英语(多数专业必考)。
专业课:根据专业不同,比如管理类考数学和逻辑,法律硕士考专业基础课。
分数线:国家线每年3月公布,过线才能进复试。部分名校还有自划线,比国家线高。
5. 复试和录取
复试时间:次年3-4月,由各院校自行组织。
内容:
笔试:考专业课或英语。
面试:问专业问题、个人规划等,有的学校还会考小组讨论。
录取规则:初试和复试成绩按比例折算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6. 入学准备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学校要求交学费、签定向就业协议(非全一般要求定向培养)。
上课方式通常是周末或寒暑假集中授课,提前安排好工作时间。
三、常见问题答疑
1.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怎么样?
毕业拿的是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学信网可查,考公、评职称都认可。但社会认可度还在逐步提升中,建议优先选985/211院校。
2. 学费太贵怎么办?
非全学费确实高,比如MBA可能十几万。但有些单位有补贴政策,可以提前问人事部门。另外,部分院校支持分期付款。
3. 工作忙没时间复习咋整?
初试难度和全日制一样,建议提前半年备考。利用碎片时间刷题,比如午休背单词、通勤听网课。
好了,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和流程就聊到这儿。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怎么选导师”、“毕业论文要求”,欢迎留言讨论!